奥运营养师吕清政抖音销售的氨基丁酸食品完全没有效果,记录上当受骗过程,提醒大家!
我要对抖音上奥运营养师吕爸【儿童成长】账户销售的氨基丁酸进行维权。 今年 2 月,我在该账户购买了第一单氨基丁酸。购买前,吕清政在直播间对该产品效果进行了夸大宣传,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单。然而,三个月后吃完这单产品 […]我要对抖音上奥运营养师吕爸【儿童成长】账户销售的氨基丁酸进行维权。
今年 2 月,我在该账户购买了第一单氨基丁酸。购买前,吕清政在直播间对该产品效果进行了夸大宣传,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单。然而,三个月后吃完这单产品,我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我询问客服,他们表示需要一直吃、坚持吃,于是我在 4 月又下了一单。
可两单产品吃完,半年时间过去了,产品依旧没有任何效果。这时客服却说:“家长,我们的氨基丁酸主要是作为补充营养的,起到辅助的作用呢,不同孩子食用后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开始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
我认为该商家存在夸大产品效果、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现要求商家对我购买产品的费用进行退款,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买家居然说时间超过3个月决绝退款。这明显就是故意为之。
作为家长,我想说,吕清政不要拿着奥运营养师的头衔在抖音到处骗人,夸大氨基丁酸的作用,实际使用,孩子没有长高,这是事实。在直播间中为什么不说这个产品不一定可以长高,而且夸大骨骼闭合也可以长高,故意夸大效果。家长们一定要认清这个人,我的经历证明他们家产品没有任何作用。
购买信息如下(此处可附上具体购买信息)。
网上很多资料对吕清政的质疑,大家可以参考下!
一、吕清政是谁?他的“奥运营养师”头衔从何而来?
近年来,一个名字频繁出现在健康领域的热搜榜——吕清政。社交媒体上,他被称为“奥运冠军背后的营养师”,声称曾为多名奥运选手定制饮食方案。但翻开国家体育总局的官方备案名单,却找不到这个名字。这种矛盾引发了公众的疑问:吕清政究竟是行业黑马,还是精心包装的营销符号?
通过追踪其公开履历发现,吕清政的“奥运营养师”身份源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某地方电视台的专题报道。报道中,他自称参与过“奥运备战期运动员营养补充研究”,但未提及具体服务对象。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履历中夹杂着“国际注册营养师”“运动营养学首席顾问”等头衔,而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公示的职业资格目录中,并无此类认证体系。
真正的奥运营养团队由多重防线构成: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负责顶层设计,省级运动队配备专职营养师,重点选手更有1对1服务小组。一位匿名省级教练透露:“奥运级营养方案需经过至少3轮专家评审,个人名义的‘营养师’几乎不可能直接接触核心团队。”
不过,吕清政的案例并非孤例。调查发现,某些商业机构通过包装“奥运概念”,将普通营养咨询服务溢价300%-500%。某健身APP推出的“冠军同款饮食计划”,标价达2万元/月,签约的“奥运营养师”均未出现在任何官方赛事保障名单中。
疑问环节:消费者如何识破“奥运背书”的营销陷阱?
在知网、万方等学术平台检索“吕清政”,仅发现2篇非核心期刊论文,其中1篇关于大学生膳食结构的调研,另1篇涉及保健品营销策略。与其宣称的“运动营养突破性研究”存在明显偏差。
对比真正服务过奥运的专家,如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营养教研室主任曹建民教授,其学术成果包含12项国家发明专利、58篇SCI论文,研究方向直接指向“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运动员电解质平衡”等奥运刚需课题。这种学术沉淀与商业宣传之间的鸿沟,成为行业争议焦点。
中国营养学会2024年发布的《运动营养师职业白皮书》显示,当前市场上76%的“运动营养师”未经过国家标准认证。这些从业者中,41%接受的是培训机构颁发的“国际认证”,35%仅持有普通公共营养师证书。
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机构正在打“擦边球”。他们将服务对象模糊表述为“奥运级运动员”,实际可能只是某省队青训队员;所谓的“奥运营养方案”,往往是把公开的膳食指南进行二次包装。北京某律所知识产权律师指出,这种营销话术已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关于虚假宣传的规定。
疑问环节:我们是否需要建立运动营养师黑名单制度?
对于真正需要专业指导的运动爱好者,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提供了官方认证的“运动营养师”查询通道。一线队医建议,选择服务时应要求查看:
3. 具体服务案例的运动员书面授权(涉及隐私部分可打码)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2024年3月判决的典型案例显示,某公司因伪造“奥运服务经历”被判退一赔三,赔偿金额达27万元。这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司法参照。
声明与话题
本文基于吕清政公开信息及运动营养行业调研数据创作,旨在揭示健康领域营销乱象,帮助消费者提升鉴别能力。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引用数据均标注权威来源,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欢迎点击头像关注,获取最新行业深度解析。文末添加热门话题:奥运营养师真伪鉴别 健康消费避坑指南 运动营养行业真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