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6 15:05

机遇之下,泰安校园足球如何“破门”?


当下,2025年“齐鲁超赛”战意正浓,就在观众为泰安泰山城建队在赛场上的精彩进球而欢呼时,泰山脚下的中小学里校园足球的热潮也在悄然升温,一片更为深厚宽广的足球土壤正在静默中积蓄力量。
作为足球大省,今年山东省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拿出了完整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山东方案”。其中,提高普及水平、畅通成才通道、全面深化体教融合等具体措施让泰安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实践找到了更为坚实的“落脚点”。
校园里孕育着“足球梦”
今年秋季新学期,9岁的钱俊泽离开泰安市实验学校,正式进入山东鲁能泰山足校开始专业的足球训练生活。
钱俊泽从一年级开始接触足球,他在足球领域的成绩和成长与泰安市实验学校近十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而形成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有很多的关系。作为泰安市第一批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泰安市实验学校不仅积极开设足球特色课程、普及足球运动、组建足球队,还打造足球管理中心,形成了一套青训体系,确保实现青训年级阶段全覆盖。

“我们努力推进足球管理中心与学校融合共建,整合优质学生资源,提升青训专业化、系统化水平,夯实校园足球人才储备基础。”学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学校已经有200多名优秀小球员走出校园,前往泰山足校、恒大足校、申花梯队等优秀足校梯队学习、训练,迈出成为职业球员的关键一步。
在新泰市翟镇中学的绿茵场上,足球训练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它不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的精准规划。这里的训练,悄然回应着一个现实命题:如何让少年的热爱平稳对接更广阔的人生赛道。“我们仔细研究了高中阶段足球人才的选拔标准,并在日常训练中进行了针对性强化,希望足球能成为这群农村孩子追逐梦想的翅膀。”体育教师张淑明道出了其中的关键。
这份坚持源于深厚的传统。在2017年,新泰市翟镇中学便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石少青看来,比这份荣誉珍贵的是学校通过普及、发展足球运动,帮助学生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塑造了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精神品格。
新泰市翟镇中学的这份坚守,也结出了实实在在的果实,学校女子足球队的成长轨迹更是恰如一部励志叙事:从最初在新泰市联赛中位列第四、第三,到一步步登顶新泰市联赛冠军,直至在泰安市联赛中斩获亚军。
当学生们凭借努力和汗水,从操场一步步踢进更加广阔的天地,学校的实践或许在印证着一个道理:当教育的眼光足够长远,足球便能成为承载梦想、通往未来的坚实桥梁。
体教融合托举更多可能
下午第二节课结束的铃声,吹响了泰安三中新校的女足队员们训练的“集结号”。20余名队员快速从各自所在的教室来到操场,开始了控球、盘带、传接球等练习。她们的身份在“学生”与“运动员”之间自如切换,脚下的足球和桌上的课本共同构成了青春的坐标系。

这样日复一日地训练,背后是一套深度的体教融合模式在支撑。自建校以来,泰安三中新校加强体教融合,与泰安市体育运动学校合作共建泰安市女子足球运动队,打造高中与体育运动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合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最专业的足球训练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过去,有天赋的女孩子踢球,家长最担心的就是‘万一踢不出来,书也没读好,路就走窄了’。现在,体教融合让我们的队员能够来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可以通过出色的足球技能结合合格的文化课成绩顺利升入大学,就彻底打消了家长们的顾虑。”学校足球教练告诉记者。
训练结束后,队员们没有立即解散,而是围坐在场边交流刚才的战术执行。半小时后,她们将回到教室开始晚自习。在体教融合模式里,专业教练负责提升技战术,学校则全面保障她们作为普通高中生的学习与生活:队员们被均衡分配到各班;食堂设有专属窗口,保证高强度训练后能及时吃上热饭;四人间的宿舍更是为疲惫的身体提供了充分的休息。
2024年,泰安三中新校女子足球队在山东省多项赛事中斩获佳绩,队员范颖萱更是捧回了“最佳射手奖”。然而,比奖杯更闪亮的,是她们在绿茵场与课桌之间所蹚出的那条更宽广的路,这些女孩正同时书写着两个赛场的青春。
我市助力学生向未来传球
“快!快跑起来!”“传球!这边!”在泰山区第二实验学校操场上,一场普通的班级足球联赛,正决定着这群孩子们心中“世界级”的胜负。这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新建学校,将标准化的运动场地转化成为足球运动发展土壤。校园足球的蓬勃生命力,在学生们的身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基础制定训练计划,不止于传授技巧,更在乎点燃他们对足球真正的兴趣,以及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学校足球教练李兆江站在场边,目光追随着场上飞奔的小身影。体育教师李媛更是表示,学校把足球课纳入校本课程,规定每周每班开设不少于1节足球课,同时每年举办班级足球联赛,系统培养学生的足球素养。“自2016年组建阳光足球队以来,这支从无到有的队伍已发展为拥有48名队员的两级梯队。”李媛说。
打造足球特色学区,是泰安市发展校园足球的一个创新探索。泰山区第二实验学校所在的泰山区上高学区共有6所学校,其中5所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区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工程”为抓手,按照“教会、勤练、常赛”的思路,全面开展学区足球联赛和足球教学,提高学区中小学足球训练水平。
依靠政府支持和资金申请,2016年,学区已经建成5块草坪场地,为足球训练创造了条件。从2016年起,上高学区更是坚持组织足球联赛,培训裁判,规范组织,带动所有学校拉出队伍,提升水平。近几年,学区有近20名足球队员进入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
校园足球是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泰安市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厚植足球文化,打造校园足球品牌赛事,让足球运动在各学校广泛开展,逐步形成了“班班有球队、校校有球赛”的浓厚足球氛围。
好的足球苗子,离不开学校的深入挖掘和培养。我市还建立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科学选才与培养机制,省级联赛、市级联赛、校际交流等各类赛事平台更是为青少年球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机会,加速其成长。
“我们强调校园足球是在‘打根基’——不只是为了出几个职业球员,而是让‘足球’真正生长起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好“体教融合”之路,以普及校园足球、推动体教融合、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为保障,持续优化覆盖青少年成长全周期的足球教育网络。
夕阳下,在泰安不少中小学的校园里,学生们仍在奔跑。他们的身影,勾勒出泰汶大地上校园足球最生动的图景——在这里,足球不仅是一项比赛、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教育,一种成长,一种关于未来的无限可能。
记者:杨丽宁
编辑:乔雨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遇之下,泰安校园足球如何“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