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1 11:35

安康旬阳山体滑坡:万幸无伤亡的背后,是警钟更是底气!

热点概况


星儿制作
10月19日,陕西安康旬阳小河镇附近的G211线K932+250路段突发山体滑坡,约5000立方米的山石泥土顺着坡面狂泻而下,不仅彻底堵死了交通要道,还掩埋了路边几间民房。据附近居民回忆,前一晚的大雨下个不停,风雨中还能听到地面传来的闷响,天亮后看到的景象比想象中严重得多。好在事发时被掩埋的民房里没人,附近加油站及时暂停营业,镇政府和交通部门一早便赶到现场处置,拉起警戒线排查隐患,全力清理路障,到20日中午已抢通临时便道供车辆绕行,全程无人员伤亡报告 。目前,专业清理和隐患排查仍在进行,交通放行需等待路基安全评估完成。


星儿制作
态度或者观点

看到这个消息,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先揪紧的心又慢慢放下——万幸没人出事!这场滑坡来得突然,5000立方米的泥石相当于2000多辆家用轿车的体积,瞬间就能把房屋和道路吞噬,想想都让人后怕。但反过来想,这次“零伤亡”的背后,真的只是运气好吗?


星儿制作
我觉得不全是!首先得给当地居民的警觉性点个赞!大雨夜听到异常声响没有掉以轻心,天亮发现险情第一时间报警通知;被掩埋房屋的房主因为雨势太大提前转移,这些下意识的避险动作,其实都是用生活经验换来的生存智慧。再看看基层部门的反应速度,雨停就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先拉警戒线防二次危险,再勘察评估、清理路障,一步步有条不紊,没有丝毫慌乱。这种“群众警惕+政府给力”的配合,才是守住安全底线的关键!


星儿制作
可欣慰之余,我们更要清醒:这次的幸运不能掩盖山区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旬阳本身山多坡陡,道路多沿山脚修建,一遇到连续强降雨,土层含水量饱和就容易失衡滑坡,当地居民早就习惯了雨季里留意土面裂缝、坡体小滑动这些预警信号。这不只是旬阳一个地方的难题,全国很多山区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前几天湖北郧西也突发山体滑坡,好在政府提前排查预警转移了群众,才避免了伤亡。这说明,地质灾害防治从来不是“事后补救”,而是“事前防范”的持久战。

想想那些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家庭,每到雨季就提心吊胆,下雨要随时准备撤离,出门要留意山体变化,这种不安定的生活谁都不想过 。但好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在行动:贵州松桃通过避险搬迁,让五千多名群众搬出危险区,再也不用怕下雨天撤离;对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让居民出行不再提心吊胆 。这些做法告诉我们,地质灾害虽难预测,但只要提前布局、精准防控,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这次安康旬阳的滑坡,更像是一次实战演练。它提醒我们,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既要敬畏,更要做好充分准备。基层部门的快速响应机制、群众的群防群测意识、专业的隐患排查治理,每一环都不能少。少了任何一环,“零伤亡”的幸运可能就不会降临。

结尾

一场山体滑坡,虽未造成人员伤亡,却给我们敲响了地质灾害防治的警钟,也让我们看到了“群众警惕+政府担当”的强大力量。地质灾害防治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从日常监测到应急处置,从避险搬迁到工程治理,每一步都关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希望这次事件能让更多人重视山区地质灾害防范,也期待各地能不断完善防治措施,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住得安心、行得放心。你身边有没有地质灾害防范的小故事?对于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你还有哪些好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陕西安康山体滑坡最新进展 #地质灾害防治记 #基层应急处置暖心瞬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康旬阳山体滑坡:万幸无伤亡的背后,是警钟更是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