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芋汐央视专访毫不遮掩野心:冲击全运单人冠军给全红婵提了个醒
导语:10月31日的央视专访中,20岁的陈芋汐直截了当喊出全运会“冲击单人冠军”的目标,还坦言上届被全红婵逆转落泪的遗憾。镜头前眼神笃定的她,用四个字点燃了中国跳水“双子星”的新一轮巅峰对决,这场跨越四年的追梦与较量,即将在11月9日开幕的全运赛场揭晓答案。四字宣言不绕弯:“冲击冠军”是目标更是自我约束
镜头里的陈芋汐坐姿挺拔,灯光勾勒出利落的肩线,眼神干净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面对记者“全运会目标是什么”的直接提问,她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客套的铺垫,只用“冲击冠军”四个字给出回应。
这四个字在竞技赛场上不算新鲜,但从陈芋汐口中说出,更像是一份公开的自我承诺。作为手握世锦赛、奥运会奖牌的顶尖选手,她的野心从不是空谈——而是转化为日复一日的训练计划,是对抗发育期困扰的严格自律,是把“想赢”的念头刻进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入水的执念。
四年执念未消:上届全运逆转之痛,成今日动力
谈及上届陕西全运会的经历,陈芋汐的记忆依旧清晰。彼时刚结束东京奥运会的她,带着双人金牌与单人银牌的遗憾站上全运赛场,渴望用一枚单人冠军奖牌证明自己。
半决赛上,她与全红婵五轮战罢打出416.05分的平分,最终靠抓阄确定决赛出场顺序,这场对决从一开始就充满戏剧性。决赛中,陈芋汐首个亮相,前三跳发挥近乎完美,254.85分的成绩稳稳占据榜首,而全红婵此时暂列第三。眼看胜利在望,她却在关键的第四跳出现失误,让状态回升的全红婵抓住机会,凭借92.8分的高分完成反超。最后一跳的失误,让她彻底与冠军失之交臂,赛后抱着队友任茜失声痛哭的画面,成为她四年间难以释怀的遗憾。
“那种差一点就做到的感觉,挺难忘的”,陈芋汐坦言,正是这份遗憾,让她在过去四年里不敢有丝毫松懈。
既是战友也是对手:“双子星”的互相成就
陈芋汐与全红婵的羁绊,早已超越单纯的竞争。在双人10米台项目上,她们是默契十足的黄金搭档,从东京奥运会到巴黎奥运会,从世锦赛到世界杯,联手包揽了所有国际大赛的金牌,助力中国跳水队实现奥运七连冠的壮举,用“水花消失术”诠释了“中国力量”。
但在单人赛场上,她们又是彼此最强的“磨刀石”。过去三年,两人垄断了所有国际赛事的金银牌,上演了一场场“神仙打架”。巴黎奥运会上,陈芋汐以4.9分之差摘银,全红婵成功卫冕,赛后两人紧紧拥抱的画面,让人们看到了竞争之外的惺惺相惜。
陈芋汐曾坦言,全红婵的存在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东京奥运会后,她因进入发育期陷入低谷,身高体重的变化影响了动作稳定性,是看着搭档在赛场上的高水平发挥,才一步步逼着自己突破瓶颈。“她是往下迁就我,更多的是我需要去往上面够”,这份清醒的认知,让她把竞争转化为成长的养分。
自律铸就底气:戒零食控体重,近期三胜全红婵
想要冲击冠军,光有野心不够,更需要日复一日的付出。为了维持42.5公斤左右的最佳竞技体重,陈芋汐戒掉了所有零食,用严格的饮食管理对抗发育期的生理变化。在她看来,这种克制带来的“更高级的快乐”,远比一时的口腹之欲更有价值。
这份自律也换来了实打实的回报。在近期的国际赛事中,陈芋汐状态神勇,连续三次击败全红婵,更实现了世锦赛三连冠的壮举,用实力证明自己早已不是“千年老二”,而是具备了冲击任何冠军的底气。
全运对决一触即发:遗憾能否弥补?
如今,距离新一届全运会开幕仅剩数日,陈芋汐的目标明确而坚定:弥补上届遗憾,拿下单人冠军。“如果说我一直是第二,那我还不如不练”,这句1,既是对自己的鞭策,也算是给全红婵最直接的“提醒”——这一次,她绝不会轻易放手。
V而另一边,17岁的全红婵也在刻苦训练,全力克服207C动作的“魔咒”,准备用更好的状态回应挑战。这场“双子星”的巅峰对决,早已超越了胜负本身。她们在互相磨砺中共同成长,把女子10米台的竞技水平推向新的高度,让观众看到了竞技体育最动人的模样——因为有最好的对手,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11月的全运赛场,灯光将再次聚焦跳台。究竟是陈芋汐弥补遗憾圆梦冠军,还是全红婵续写传奇再度登顶?这场跨越四年的追梦之战,值得所有人期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