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2 16:05

沱牌曲酒与射洪市的四十年沉浮

70亿营收、17.7亿净利,省外市场第一次占到六成——这组2023年财报数字,把沱牌舍得从“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直接推上“全国高端玩家”牌桌。

故事如果只讲到这儿,就是一条常规喜报;真正值得咂摸的是:它怎么在五年里把“自救”写成“制霸”,又把“制霸”升级成“改写行业规则”。

下面把镜头拉近,拆成四幕给你看。
第一幕,把老酒做成“数字黄金”。
舍得去年上线全国首条老酒区块链溯源,一瓶酒从粮食进厂到开瓶饮用,一共经历214个节点,全部写进链上,手机扫码3秒就能看到。
比喻一下,相当于给每瓶酒办了一张“终身身份证”,而且这张身份证全球联网,改不了、丢不了。
过去买老酒最怕“打孔、换标、跑酒”,现在链上时间戳比专家舌头更先开口,直接拉高二手市场流通价——2023年“舍不得”系列能卖12亿,60%的增速里,区块链带来的“放心溢价”至少贡献三成。
第二幕,用“第二个四川”打全国。
舍得在四川本部的老池群产能只有3万吨,而江苏宿迁新基地一上来就再增1.2万吨,且100%机器人上甑、AI控温。
业内把这套标准叫“浓香型白酒的台积电”——一样是老窖泥,但把温度波动控制在±0.3℃,酒体批次差异缩小一半。
华东、华南去年增速超50%,靠的不是广告轰炸,而是“产地更近、口感更稳”带来的渠道利差:经销商库存周转快了18天,资金年化收益率直接抬升8个点,终端愿意推、消费者愿意尝,飞轮就这样转起来。
第三幕,文化不是“讲故事”,而是“算估值”。
《大国芬芳》纪录片5亿播放,看起来只是品牌曝光,真正的杀招在“九龙坛”——与故宫文创联名,1.5升装拍出88万元。
别急着喊“炒作”,把它当成一场“高端价格锚点实验”:当艺术品能卖88万,终端价1500元的“舍不得”就显得“不贵”,连带把舍得系列整体成交价抬了11%。
文化内容在这里变成“价格杠杆”,用一瓶收藏级产品撬动整个价格带,比直接涨价更高明。
第四幕,零碳酒厂是“政治账”,更是“成本账”。
光伏屋顶+生物质锅炉,一年省下外购电1.4亿度,折合现金9000万元;16万亩酒粮基地装上卫星遥感,每亩化肥少用8公斤,出酒率却提高1.2%,等于每年多“白捡”3000吨原酒。
ESG报告发出去,资本市场先投票:2023年舍得入选沪深300,带来约90亿元被动资金配置,市值突破600亿,融资成本下降0.8个百分点。
环保不再是“情怀”,直接折进市盈率。
四幕看完,你会发现舍得的增长不是单点爆破,而是一条“高端化—全国化—资本化—绿色化”的递进链条:
先用区块链解决“信任”——老酒敢卖高价;
再用智能酿造解决“规模”——产能复制到全国;
接着用文化IP解决“溢价”——价格带整体上移;
最后用零碳解决“周期”——把环保变成估值护城河。
链条一旦咬合,增速就从“一年爆发”变成“年年复利”,这才是它敢于把“百亿营收”时间表定在2025年的底气。
对于同行,舍得给出的是一套“老酒新做”的范式:
1. 技术不是噱头,必须能换算成渠道利差或消费者剩余;
2. 文化不是贴金,必须能变成价格锚点或资本故事;
3. 绿色不是口号,必须能折成成本节约或融资红利。
对于普通读者,记住一句话就够了:
以后你扫码查一瓶酒的生产日期,如果3秒内跳不出214个节点,那它就已经落后了一个时代;而舍得,已经把老酒玩成了可以溯源、可以投资、可以零碳、可以艺术拍卖的“新资产”。
白酒行业的游戏规则,就这样被悄悄改写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沱牌曲酒与射洪市的四十年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