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3 20:45

18岁全红婵王者归来!“消失”5个月后,胖了一圈面相变了很多

时隔183天,那个我们熟悉又牵挂的“水花消失术”大师全红婵,终于以一种强势的姿态,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

2025年11月2日晚,广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内,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团体双人10米跳台决赛的赛场上。
18岁的全红婵搭档王伟莹,以235.86分的绝对优势,毫无悬念地摘得桂冠,这也是本届全运会的首枚跳水金牌。



然而,这次回归,人们惊叹于她技术依旧精湛的同时,也清晰地看到了她身上的变化:
身高猛蹿,体重增加,面容褪去了东京奥运会时的稚嫩,显得更加成熟稳重。

这位曾经的“天才少女”,在历经长达五个月的伤病困扰、身体发育的严峻挑战以及网络舆论的无端抹黑后,用一枚沉甸甸的金牌,宣告了属于她的“王者归来”。

全红婵的这次复出,并非毫无保留的全面出击,而是充满了谨慎与智慧的战略安排。
距离她上一次因伤离开赛场,已经过去了五个月。

今年5月,在世界杯总决赛后,严重的伤病迫使她进入了漫长的休养期。
医学诊断显示,她的脚踝遭遇了韧带陈旧性撕裂,并伴有关节腔积液,严重时脚踝肿胀如“馒头”。

此外,长期的训练还导致了严重的腰椎劳损,据透露,其严重程度甚至让她在简单站立时都伴随着刺痛,一度面临需要手术的风险。
因此,在本次全运会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阶梯式”恢复的全红婵。

为了保护这位核心运动员,团队为她制定了审慎的参赛计划:
她只参加了对脚踝负荷相对较小的双人项目,而放弃了对身体冲击更大、赛程更密集的女子单人10米台比赛。
赛前训练时,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她的手腕、脚踝以及腰部都贴满了肌效贴或膏药,这是她“带伤上火线”的明证,也透露出团队对她身体状况的悉心呵护。



这种“以赛代练”、逐步找回状态的策略,确保了她在复出首秀中既能展现实力,又能最大程度避免伤情反复。
最终,她与搭档王伟莹的默契配合和三跳近乎完美的表现,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

那久违的“水花消失术”再次惊艳全场,宣告了她的技术底蕴依然处于顶尖水平。

对于女性跳水运动员而言,青春期的身体发育是一道必须跨越的“天堑”。
从2021年东京奥运会那个身高仅1.43米的“小不点”,到如今复出时身高达到1.58米的婷婷少女,全红婵在几年间身高猛涨了15厘米,体重也相应增加了约10公斤。

这种身体条件的剧烈变化,对于依赖精准身体控制、旋转和入水效果的跳水运动来说,是颠覆性的挑战。
体重的增加和身材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她在空中的翻转惯性和感觉。

据报道,她那个曾在国际赛场上屡建奇功的招牌动作(如207C),因身体发育导致的失误率从过去的5%一度飙升至43%。
这意味着,她过去成千上万次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和时空感,需要几乎推倒重来,每一个动作细节都需要重新调整和适应。

控制体重、对抗发育带来的技术波动,成为了她休赛期日常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需要每天进行多次体重测量,计量单位精确到“克”。
这背后,是她所付出的远超常人的努力与汗水,是她为了延续运动生涯所必须经历的“淬炼”。

如果说,伤病和发育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可预见的“物理挑战”,那么来自网络世界无端的恶意与抹黑,则是更为残酷的“精神考验”。
在全红婵因伤远离赛场的五个月里,网络空间并未给予她足够的宽容与理解,反而充斥着“全红婵凉了”、“发育毁了”、“天才陨落”等不负责任的言论。

更有人翻出2024年巴黎奥运会后她体重增加的旧账,进行恶意的图片处理(P图),甚至毫无根据地质疑她“装可怜博同情”。
对于一个年仅18岁、心智尚在成熟过程中的年轻人而言,这些尖锐的声音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然而,全红婵展现出了与她年龄不符的坚韧。
她没有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过多的辩驳,而是选择用行动和成绩回应一切。
赛前,她能够轻松地表示“脚腕老伤又犯了,但最近感觉挺好的”,将巨大的压力化为轻描淡写。

赛场上,她起跳的高度、空中的姿态、出色的滞空感,被观众赞叹为“依然是全场最哇塞的”。
这一切都表明,她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将外界的噪音转化为了专注比赛的动力。
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她“王者归来”的身份相得益彰。

在紧张的比赛和巨大的压力之外,全红婵依然保留着那份属于她这个年龄段的纯真与可爱。
夺冠之后,我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活泼的全红婵。
pic/wtjtnw1yuat.jpg
她开心地和队友们一起蹦上领奖台,小跑到场边迎接看台上粉丝们扔下来的娃娃礼物,满心欢喜地满地捡拾,场面一度“捡不完,根本捡不完”。
而在所有这些礼物中,她对乌龟玩偶的偏爱依然如故。
pic/4monmn1xkz4.jpg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喜欢乌龟时,她曾天真地回答:
“它特别可爱吧,也是我觉然后有时候也楚楚的呀,然后感觉看样子有点傻傻的,反正我就很喜欢我不知道为什么。”
她还提到收集“乌龟盲盒”的乐趣,甚至好奇它“会发夜光,我返回来看看怎么个事儿”。
pic/igujvugocez.jpg
这看似童言无忌的回答,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的情感联系。
她的母亲曾透露,全红婵小时候就很喜欢玩偶,但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她从不主动开口索要,对乌龟玩偶的喜爱,或许成了她内心深处一种含蓄的渴望与情感寄托。
pic/1cbuhwwa0vt.jpg
更为巧合的是,乌龟在文化寓意中常常象征着耐心、坚持与长寿。
这恰恰与全红婵在跳水生涯中所展现出的品质不谋而合——面对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面对伤病和发育的挑战,她所依靠的正是乌龟般的耐心与坚持。
pic/2qd5ttufjld.jpg
她自己曾说过一句朴实而深刻的话:“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多练了几千次。”
这份“多练几千次”的执着,正是她能够克服万难、实现王者归来的根本原因。
pic/i3vi4fppgav.jpg
全红婵的这次复出并成功夺冠,其意义远不止于一枚金牌。
它是一次对意志的胜利,一次对成长的宣言。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真正的王者,并非不会跌倒,而是在跌倒之后能够凭借惊人的毅力重新站起,并且站得更加挺拔。
pic/weapmlv2kkn.jpg
从那个在东京奥运会上一跳惊天下的“黑马”,到如今经历风雨后更加成熟的“悍将”,全红婵的成长轨迹充满了励志色彩。
她面对低谷时不认输、不放弃的坚持,是无数普通人能够从中汲取力量的源泉。
“如果你正在人生的低谷,请不要灰心,大不了就多练几千次,困难呢总能被克服的。”

pic/aeg4uaomeij.jpg
赛后,全红婵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我真棒”三个字。
这简短的三个字,道尽了她这183天里所经历的所有酸甜苦辣、艰辛与坚持。
pic/2o2vuy1uzn4.jpg
结语18岁的全红婵,确实“胖了一圈”,面相也变了很多,少了几分稚气,多了几分坚毅与沉稳。
pic/xnamwr0pegc.jpg
但这艘经历了风浪的小船,舵盘握得更稳,航向更加清晰。
她的“水花消失术”没有消失,而是在经历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淬炼后,融入了更深厚的力量与更成熟的技巧。
pic/00e4huec1vk.jpg
王者归来,故事未完。
对于全红婵而言,这次的夺冠只是她运动生涯中新篇章的起点,
未来的路上或许仍有挑战,但一个能够战胜伤病、跨越发育关、笑对舆论的她,无疑让我们有更多理由去期待她在未来创造更多的辉煌。
pic/cailjglnaj0.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8岁全红婵王者归来!“消失”5个月后,胖了一圈面相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