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主帅王政输球盛赞对手:新疆队给我上了一课
深圳大运体育中心体育场记分牌上“浙江0:1新疆”的比分显得有些刺眼,王政站在场边,目光沉稳如水。
比赛结束哨声响起,57岁的王政看着场上垂头丧气的浙江U20队员们,心中泛起二十年前的记忆。同样是深圳的全运会赛场,2001年他作为教练组成员首次踏足这片场地。
时光流转,如今他作为卫冕冠军浙江U20队的主教练,面对的却是一场出乎意料的败局。他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波动,那张黑红脸膛仿佛记录着无数场比赛的日晒雨淋。
“我们输在了缺乏必胜的勇气”。赛后的评价,王政毫不客气。
比赛开始前,几乎所有人都看好浙江队。队里有6名职业球员,其中4人已在中超一线队征战,包括这个年龄段名头最响亮的王钰栋和张瑷晖。而对手新疆队,仅有4人在踢职业球,且只有2人在中甲,2人在中乙。
但王政知道,纸面实力从来不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唯一因素。
从第一分钟开始,比赛就偏离了浙江队的预期节奏。新疆队的球员们身体硬朗,节奏快速,冲击力十足,每次拼抢都更尽力,每次奔跑都更卖命。王政站在场边,清晰地感受到了对手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第75分钟,新疆队一次中路传切配合撕开了浙江队的防线,7号安外尔-艾力射门成功。这个进球打破了场上的平衡,也彻底改变了D组的出线形势。
王政看到了两个关键细节:全场碌碌无为的王钰栋第67分钟被提前换下,年轻的球星一言不发地走回更衣室;左手肘关节戴着护具的张瑷晖尽管努力发挥,却无法独自扭转战局。
“新疆队给我们做了个很好的榜样,他们现在是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王政在赛后坦言。这句话不是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赞赏。
王政的教练生涯并非一帆风顺。2001年,他作为教练组成员随浙江队首次杀进全运会决赛圈,就是在深圳。二十载春秋,他从当年的教练组成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主教练,带领浙江队在上一届陕西全运会上夺得浙江足球历史上第一块全运会竞技金牌。
那块金牌,正是在决赛中以2:1战胜新疆队获得的。历史的巧合让这场小组赛失利更值得玩味。
训练场上,王政曾对队员们强调:“足球是一项强对抗的运动,离开了身体,那么一切技战术都无从谈起。”
在夏训期间,他设计的训练课有时长达四小时,从下午四点直到晚上八点。他并非刻意追求训练时长,而是当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达不到要求时,他宁愿延长训练时间,也要保证训练质量。
“有时候一堂课能练到4个小时,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我们并非刻意地追求训练时长,而是当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达不到时,我们只能延长训练时间,力求训练保质保量。”王政解释道。
输给新疆队后,浙江U20队的出线形势陡然严峻起来。在只有三支队伍的D组,新疆队输给山东后战胜浙江,而浙江则必须在最后一轮净胜山东队两球以上,才能确保晋级。
“我觉得球队要有承认失败的勇气,” 王政在赛后告诉记者,“单就这场比赛来说,新疆队发挥得比我们更好,所以他们赢得了比赛。”
这种敢于承认失败的勇气,或许来自于他二十年的执教积淀。2001年首次带队参加全运会,到2025年带领卫冕冠军出战,期间的成败得失,早已让他明白了“勇气”二字的真正重量。
比赛结束后,王政看着队员们脸上的不甘,意识到这堂“勇气课”来得正是时候。
“你不是所有的时候都会一帆风顺,都会出彩,一直赢球,他们的成长需要这样的失败去磨砺。” 王政认为。
全运会U20男足小组赛的失利,不过是漫长足球生涯中的一个瞬间。但对王政和他的弟子们而言,这一刻的教训或许比一场胜利更有价值。
“我认为全运会是给这些年轻球员搭建的特别好的舞台,某种程度上比联赛还重要,因为它会引起多方面的重视,有了重视才有投入。”王政表示。
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下一场对阵山东队的比赛。那将是浙江足球在本届全运会最重要的90分钟。
王政站在深圳大运体育中心体育场,二十年前的身影与此刻重叠。从青涩的教练组成员到沉稳的主帅,时间改变了很多,但没改变他对足球的理解。
“就应该学习今天的新疆,要拿出取胜的欲望,战斗的勇气!”他的声音回荡在更衣室里。
两天后,与山东队的比赛即将打响。王政知道,真正的勇气不是在胜利时欢呼,而是在失败后依然敢于追求下一个胜利。这种勇气,正是他希望通过全运会的舞台,传递给年轻球员们最宝贵的礼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