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4 14:41

从市97中突围到市10小深耕 乌鲁木齐中小学以“柔”育人


在“奔跑吧·少年”2025年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柔道比赛中,两名选手正在展开激烈较量。(记者张梦婷摄)
新疆网讯(记者张梦婷)11月1日,米东吾悦广场内欢呼声、加油声阵阵,“奔跑吧·少年”2025年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柔道比赛正在这里激烈进行,来自6所学校的107名运动员身着道服,在垫子上展开力量与智慧的较量。
记者采访参赛学校、对话参赛选手,从课堂的广泛普及到赛场的热血竞技,柔道运动正以蓬勃生机在乌鲁木齐校园深深扎根。
从5人到冠军队,一所学校的柔道坚守与突围
11月3日,走进市第97中学的柔道训练馆,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与垫子摩擦声交织。作为国家级、自治区级柔道特色学校和乌鲁木齐市柔道训练基地、经开区柔道特色品牌学校,这里的柔道教育已形成完整体系。
“自2018年获评全国柔道特色学校以来,我们每周每班开设柔道课,还组建了校柔道队。”市第97中学体育教师、柔道教练王刚介绍,学校不仅邀请世界冠军徐丽丽等专业人士进校园授课,还与武汉体育学院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目前已有学生入选新疆队。
王刚说,柔道在校园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刚组建柔道队时,仅有五六名学生报名,为让这项运动走近更多孩子,学校将柔道纳入校本课程,不少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近距离接触,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校队的队伍规模也不断壮大,此次比赛学校就有20余名学生参与,获得了5个冠军、4个亚军、11个季军,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作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市第97中学搭建了贯穿小学、初中、高中的完整柔道训练通道——学生小学就能接触柔道,学校每年按年级举办柔道比赛,以赛促练激发兴趣。此外,学校还面向全市招收柔道特长高中生,为有潜力的少年搭建了持续成长的优质平台。
训练馆一角,六年级学生蒋天晴正在进行对抗训练,接触柔道两年多,她已在自治区青少年柔道锦标赛中斩获佳绩,在此次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柔道比赛中获得小学女子44公斤级冠军。
“面对高大对手,灵活移动就是我的优势。”蒋天晴说,柔道教会她的不仅是克敌制胜的竞技技巧,更是摔倒后重新站起的勇气,如今的她一天不练便浑身不自在,这份对柔道的热爱与执着,正是校园柔道教育赋予她最珍贵的成长馈赠。而这种精神蜕变,也恰恰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二十年磨一剑,柔道精神深植市10小育人体系
在市第10小学,柔道教育早已成为校园体育的闪亮名片。自2003年开设柔道课程以来,这项运动已在校园深耕二十余年,形成了兼具普及性与专业性的发展模式。
该校党支部书记陈升介绍,学校设立柔道社团、打造标准化柔道馆,柔道教练取得国际B级柔道裁判资格,为热爱柔道的学生搭建起专业系统的训练平台,让“自制谦逊,尊重感恩”的柔道礼仪与精神内核在训练中传递,让学生在锤炼技艺、强健体魄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涵养优良品格。
该校体育教师、柔道教练王涛介绍,起初她通过播放视频、教授基础动作等方式,为学生普及柔道知识、点燃运动兴趣。2004年学校运动会上,她精心编排柔道操在全校精彩展演,成功吸引了大批“小粉丝”主动加入。这些年来,学校已形成阶梯式培养模式:一、二年级侧重柔道启蒙与兴趣培养,为梯队建设储备后备力量;三、四年级起,针对有潜力的学生开展更系统的专项训练。
深厚的教育积淀催生出丰硕成果。在此次比赛中,市第10小学23名学生参与,取得4个冠军、7个亚军、9个季军的佳绩,展现了扎实的训练功底与顽强斗志。
陈升说,优异成绩既是对过往柔道教育成果的肯定,更是新的起点。后续,学校将持续加大投入,通过扩容训练场地、选聘更多优质师资等,让柔道运动惠及更多学生,让体教融合的育人之花绽放更绚丽光彩。
体教融合,为青少年铺就多元成长路径
在11月1日的比赛现场,上演着一幕幕青春对决,绞技、关节技、夹紧背等专业动作轮番上演,引得围观市民纷纷拍照喝彩。
“原本是来购物的,没想到偶遇这么精彩的比赛。”市民张晓倩被运动员们的精神面貌打动,萌生了让孩子学习柔道的想法。“练柔道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专注力,对孩子成长很有益。”
作为全市唯一体育领域名师工作室,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魏建江“天山英才”名师工作室聚焦体教融合推广,主持人魏建江介绍,本次比赛按小学、初中、高中分组,设置47个男女小项目,最小参赛者仅10岁,最大18岁,充分展现了乌鲁木齐校园柔道的人才梯队建设成果。从学校兴趣课堂,到校队建设、专业训练,再到各级各类竞赛,这种“课堂普及+专业训练+赛事选拔”的模式,让柔道运动实现了从校园到专业队的无缝衔接。
魏建江说,体教融合不仅培养了体育后备人才,更塑造了孩子们健全的人格。随着柔道运动在更多校园开展,这片土地上必将走出更多兼具力量与品格的新时代青少年,书写乌鲁木齐校园体育发展的新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市97中突围到市10小深耕 乌鲁木齐中小学以“柔”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