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买潜艇,韩华放大招!欧洲巨头联手,3000亿订单争夺战开启
前言最近,亚太地区防务市场的一则消息引发热议: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APEC峰会期间,与韩国韩华海洋公司密谈潜艇采购提案,若成行,菲律宾将迎来史上首艘潜艇!但这场争夺战并不简单——韩国“交钥匙”方案来势汹汹,欧洲两大军工巨头却悄然联手反击。
背后不仅是装备性能的比拼,更是战略合作模式的较量。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场暗流涌动的潜艇订单争夺战,背后有多少暗潮汹涌。
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
韩华“交钥匙”方案:不仅是卖潜艇,更是卖体系韩华海洋此次提出的KSS-III级潜艇衍生型号,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搭载锂离子电池和AIP系统,能长时间潜伏水下,还配备了10个垂直发射单元和6具鱼雷发射管,反舰、反潜、对陆攻击样样精通。
但更关键的是,韩华玩的是“整体打包”:从潜艇交付、船员培训,到基地建设、后期维护,甚至技术转让,一条龙服务,这种模式对菲律宾极具吸引力——毕竟,买武器容易,但形成战斗力难。
值得一提的是,韩华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过去十年,韩国已向菲律宾交付了FA-50战斗机和多型海军舰艇,双方合作早有基础。
最近韩华还放出风声,愿意协助菲律宾在苏比克湾或三描礼士省建设潜艇基地,直接对接菲方“在地平线3”防务计划的需求,这种“接地气”的本地化服务,让欧洲对手压力倍增。
欧洲巨头联手破局:意德U212NFS潜艇的“技术牌”面对韩华的强势进攻,欧洲企业也没坐以待毙,今年4月,意大利芬坎蒂尼和德国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宣布工业合作,共同向菲律宾推销U212“近未来潜艇”。
意大利U212NFS(近未来潜艇)
这款潜艇已在意大利海军服役,技术成熟度毋庸置疑,其隐身性能和模块化设计尤其突出,适合在南海复杂水域执行任务。
更聪明的是,欧洲团队打出了“联合研发”牌——不仅承诺在菲律宾本土设维护中心,还提出未来可共同开发潜艇升级版本,这种“技术共生”模式,显然是想用长期合作绑定菲律宾。
不过,欧洲方案也有软肋:配套服务不如韩华全面,且预算可能接近20亿美元上限,对菲方财政压力较大。
最新动态:法国“鲉鱼级”卷土重来?除了韩欧对决,另一个变量是法国海军集团的“鲉鱼级”潜艇,虽然2022年曾竞标失败,但最近法国政府重新发力,通过外交渠道向菲方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方案。
有消息称,法国可能允许菲律宾用部分农产品贸易抵扣款项,这种“以物易物”模式在防务采购中相当罕见。
不过,法国方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时间——鲉鱼级需重新适配菲律宾需求,而韩华和欧洲团队已进入实质谈判阶段,若法方不能快速拿出更具竞争力的方案,恐难后来居上。
结语菲律宾首艘潜艇花落谁家,不仅是装备选择的博弈,更关乎亚太防务格局的演变。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竞争已推动地区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从“硬装备”到“软体系”,从单纯买卖到技术共生。
对于菲律宾而言,迈出这一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