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6|回复: 0

李兴春:我的武术健身故事|“我们的全运故事”全民征文大赛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0

回帖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7956
发表于 2025-9-28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术或功夫可称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记得在少年时代,一部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引发的武术热、功夫热把我也卷了进去。没有机遇到名山古刹拜师学艺,就自己买了拉力器、臂力器、握力器和哑铃等,规定每天拉多少下、举多少次,完不成任务不休息;墙上垫了一叠纸,有事没事,就往纸上狠狠捣几拳,哪怕打得手指骨节肿痛也要忍住,直到把纸打破。
还有凌晨天不亮就起床跑步;磨尖了锯片当“小李飞刀”,扎得门板尽是窟窿眼;找不到好的武术和其他体育运动书面教材,得到一本手抄的《公安擒拿法》就奉若武功秘笈,现学现用,拿自己和伙伴们的各种关节较劲。真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一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架势。

一晃步入中年,拉力器和《公安擒拿法》什么的早已不知丢到了哪里,每天能多赖床一分钟就决不会在第五十九秒起来。因为常年坐在电脑前当“文字民工”,晒不到阳光,皮肤越来越没有血色,小肚腩也开始鼓了起来,发未苍苍,视已昏昏。
据说在崇尚健美的古希腊,如果看到一个白白胖胖的人,你千万不要以为他是养尊处优的有闲阶级,他可能因为成天坐着做事而缺乏锻练,是身份低微的手艺人;如果看到一个黝黑结实的人,你千万不要以为他是受苦受累的劳动阶级,他可能因为有奴隶代劳而无事可做,是花得起大把时间到体育场健身的贵族上层。
我不属于这样的人,就把对武术功夫曾经的狂热,转变成了纸上的武侠梦。从看武侠小说到写武侠小说,颇有点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借拿破仑明志的劲头:“彼以剑锋开创的事业,我以笔锋续成之。”武侠于我未能健身,也算能“健思”,成为智力运动锻炼了自己的思维。
日本思想家、教育学家新渡户稻造在他那本著名的小册子《武士道》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农夫围着茅屋中的炉火,毫不疲倦地反复说着源义经及其忠臣辨庆,或者勇敢的曾我兄弟的故事,那些黝黑色的小淘气包张着嘴巴津津有味地倾听,最后一根柴薪已经烧完,余烬也熄灭了,而由于方才听到的故事,内心却还在燃烧。”
少年时代,我也许就是这样一个“黝黑色的小淘气包”,只要这点热情还在燃烧,只要我的武侠梦还未醒,说不定,我今后总有机会,还能把自己的武术健身故事延续下去。
文|李兴春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记者柴智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0-3 06:02 , Processed in 6.8452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