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9|回复: 0

明朝共有14个太子,为何只有6个太子妃?她们都当上皇后了吗?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0

回帖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8616
发表于 2025-9-2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276年,共有16个皇帝。
不算死后追封,只算生前册封的太子,共有14个。
然而这14个太子,却总共只娶了6个太子妃。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6个太子妃结局如何,有多少个顺利当上皇后了?

01、朱标的第一任太子妃常氏明朝的第一任太子,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大名鼎鼎的懿文太子朱标。
朱标出生那年,正好赶上猛将常遇春去投奔朱元璋,随即在采石矶战役战役中立下大功,助朱元璋夺下太平。
这一年的常遇春,也正好得了个闺女。
朱元璋高兴之下,和常遇春定下了娃娃亲。
几十年后,他们一个人成为了明朝的皇帝,另一个成为明朝的开国名将。
洪武二年,常遇春在北伐大胜、班师回朝之际,突然病逝军中。
当时的朱标和准太子妃常氏只有15岁,还没来得及结成夫妻。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因为常氏失去了靠山就悔婚。
正相反,他在常遇春去世仅仅两年、常氏还没守满三年孝期的时候,就正式让朱标迎娶常氏为太子妃。

朱标和常氏成婚之后,感情极好,很快就生下嫡长子朱雄英。
此外根据常氏的墓志铭记载,他们还有两个女儿,但是史书并没记载这两个女儿是谁。
我们通过史书只能知道朱标一共有4个女儿,但都没有记载生母。
而朱标的后宫里,除了常氏和继妃吕氏,没有第三个女人了。
洪武十一年,常氏生下次子,也是朱标的第三个儿子,朱允熥。
朱允熥出生仅仅12天,常氏就因病去世,年仅24岁。
史书没有记载她的死因,但是从死亡时间来看,应该和生下朱允熥之后损伤了身体有关。
她没能活到丈夫登基,就死在了太子妃任上。
后来朱允炆继位之后,追尊早逝的嫡母为“孝康皇后”。
朱棣靖难登基之后,又把她贬为了“敬懿皇太子妃”。
她的身后名,也见证了明朝皇位的变迁。

02、朱标的第二任太子妃吕氏早在常氏还在世的时候,朱标的次妃吕氏就嫁进了东宫。
比起常氏显赫的出身来,吕氏的家世可以说是默默无闻。
她的父亲吕本仅仅是个太常司卿,而且她家里连一个帮扶的兄弟都没有。
但是常氏去世之后,朱标没有另娶勋贵之女为继室,而是直接把她扶正为太子妃。
而且史书说她从那之后“始独居东宫”,也就是说,年轻的朱标身边再也没有其他女人了。
由此可见,朱标对吕氏的感情并不亚于原配常氏,甚至有可能和吕氏的感情更好。
朱标和吕氏的小儿子是在朱标去世前一年出生的,可以看出他们直到中年,都还浓情蜜意。

不过朱标英年早逝,没有当上皇帝。
吕氏也就没能从太子妃晋升为皇后。
朱元璋去世之后,吕氏的儿子朱允炆以皇太子身份登基,吕氏直接从太子妃晋升为了太后。
这个晋升路径在历朝历代也是罕见的。
然而吕氏仅仅当了4年太后,朱棣就打进了南京。
她的儿子朱允炆在火海当中失踪。
她则落到了朱棣手里。
朱棣表面上没有为难她,而是仅仅削去她的身份,降她为“皇嫂懿文太子妃”,并让她带着小儿子朱允熙居住在朱标的陵园。
但从之后史书里再也没有了她的记载,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她后来又遭遇了什么、活了多久。
她算是明朝最惨的太子妃之一了。

03、朱高炽的太子妃张氏朱标之后,明朝的第二个皇太子是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
但朱棣打进南京之后,朱文奎也失踪在火海,年仅7岁。
他自然不可能有太子妃。
接下来明朝的第三个太子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
朱高炽还是燕王世子的时候,就娶了指挥使张麒的女儿张氏为世子妃。
婚后不久,张氏就生下了大名鼎鼎的“好圣孙”朱瞻基。
朱瞻基出生前夕,朱棣梦到朱元璋把一块象征权力的大圭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正是因为这个梦,朱棣视朱瞻基为祥瑞,并对张氏这个儿媳愈发另眼相待。
朱棣靖难成功当上皇帝之后,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张氏也成为了明朝第三个太子妃。

朱高炽这个太子当得非常艰难,朱棣隔三差五就要打压他一番。
他能稳坐太子之位,除了自己的确能力超强之外,还得感谢两个人。
一个是朱棣最宠爱的好圣孙朱瞻基,另一个就是张氏这个太子妃了。
张氏性情温婉,对朱棣这个公公十分孝顺,在朱棣面前刷足了好感度。
朱棣非常喜欢这个儿媳妇,连带着看朱高炽这个胖儿子也顺眼了些。
朱棣去世之后,朱高炽登基为帝,张氏也顺利晋升为皇后。
史书说她“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是明朝少有的能够干预朝政的皇后。
然而朱高炽在位仅10个月就去世了,她的儿子朱瞻基登基为帝,她也就晋升为皇太后。
朱瞻基在位仅10年也英年早逝,她的孙子朱祁镇登基,她晋升为太皇太后。
张氏这一生,当过世子妃、太子妃、皇后、太后、太皇太后,晋升履历非常完整。
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她中年丧夫,老年丧子。
个中滋味如何,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04、朱瞻基的太子妃胡善祥朱高炽登基为帝之后,嫡长子朱瞻基成为明朝第4个皇太子。
在朱瞻基还是皇太孙,才十来岁的时候,他的外祖母就送了一个姓孙的漂亮小姑娘进宫,希望孙氏能成为未来的太孙妃。
朱瞻基的母亲张氏在禀告过朱棣之后,就亲自抚养孙氏。
朱瞻基和孙氏也由此情窦暗生。
然而,当朱瞻基准备正式娶妻的时候,朱棣已经忘了孙氏这个一度内定的太孙妃,而是按照钦天监的建议,选了山东一个名叫胡善祥的少女为太孙妃。
朱瞻基最爱的孙氏,只当上了太孙嫔。
朱棣去世之后,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登基,朱瞻基也成为明朝第4个皇太子。
胡善祥成为明朝第4个太子妃。
朱高炽去世之后,朱瞻基登基,胡善祥又成为皇后,而朱瞻基最爱的孙氏只能当贵妃。

胡善祥一心要当贤后。
朱瞻基是一个热爱微服出宫和游猎的皇帝,胡善祥却认为这不是明君该做的事,经常劝谏他。
这让他们本就不怎么样的感情雪上加霜,朱瞻基对这个霸占了孙氏位置的皇后愈发不满。
宣德二年,朱瞻基的心头肉孙氏为他生下长子朱祁镇。这是他大婚10年以来的第一个儿子。
朱瞻基大喜过望,立刻立朱祁镇为皇太子,并以胡善祥无子为由提出要废后。
皇后母仪天下,一般皇帝废后,要拿出皇后犯错的依据才行。
可是朱瞻基左思右想,都找不到胡善祥的错处,只能逼迫胡善祥自己上书说要让出皇后之位。
胡善祥就此成为明朝第一个废后。
胡善祥的婆婆张太后很同情胡善祥无过被废,对她很好,她在张太后的庇护下又活了15年。
正统七年年底,张太后去世,失去了庇护的胡善祥也在第二年去世,年仅42岁。
她的两个女儿,也全部死在她之前。

05、明孝宗的太子妃张氏朱瞻基之后,明朝的第5个太子,朱瞻基之子朱祁镇,以及第6个太子,明英宗朱祁镇之子朱见深,在大婚之前就登基了。
第7个太子,明代宗朱祁钰之子朱见济,以及第8个太子,明宪宗朱见深之子朱祐极,都在继位之前夭折。
明朝的第9个太子,是明宪宗朱见深的三子朱祐樘。
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挚爱的万贵妃去世。他自知不久于人世,在去世之前为太子朱祐樘选定了国子监学子张峦的女儿张氏为太子妃。
张氏也由此成为明朝的第5个太子妃。
朱祐樘和张氏大婚仅半年,明宪宗就去世了。朱祐樘登基为帝,也就是明宪宗,张氏则顺利晋升为皇后。
明孝宗和张氏感情非常好,她和明孝宗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夫一妻的帝后。

明孝宗对张皇后一往情深,张皇后却似乎对明孝宗没什么感情。
她当皇后的时候忙着为自家兄弟谋利益,张家是明朝少有的骄纵不法、甚至试图干预朝政的外戚。
明孝宗英年早逝后,张皇后美美地晋升为太后。
她唯一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病重之际,她非但没有去探望儿子,还在儿子去世之后第一时间让自己的兄弟去迎接新君嘉靖皇帝,以讨好新帝。
但嘉靖皇帝可不吃这一套。
由于在大礼议当中,大臣们试图让嘉靖皇帝认明孝宗为父、认张皇后为母,嘉靖皇帝恨透了张皇后。
张皇后晚年在宫里过十分艰难。
一次张皇后的弟弟犯了罪,张皇后苦苦哀求,嘉靖皇帝依然不肯赦免她的弟弟。
张皇后在悲痛当中病倒,并很快去世。
她一去世,嘉靖皇帝就把她的弟弟处死了。
她的前半生有多春风得意,后半生就有多凄凉。

06、朱常洛的太子妃郭氏明孝宗的儿子朱厚照成为明朝的第10个太子,但他登基之后才迎娶了皇后。
朱厚照无子,嘉靖皇帝的次子朱载壡成为明朝第11个太子。然而朱载壡未娶妻就夭折了。
此后嘉靖皇帝没再立太子,他的儿子明穆宗是以裕王身份登基的。
明穆宗登基之后立儿子朱翊钧为太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10岁登基,自然也没有立有太子妃。
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成为明朝的第13个太子。
朱常洛就是大名鼎鼎的“国本之争”的当事人。他的母亲仅仅是个宫女,万历皇帝一直瞧不上他,不想传位给他,而是想改立宠妃郑贵妃的儿子当太子。
朱常洛这个太子当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但是朱常洛再不受万历皇帝待见,也是要娶妻生子的。
他的妻子郭氏成为明朝第6个太子妃。

朱常洛这个太子当得如此艰难,郭氏这个太子妃自然也难过上什么好日子。
她仅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女儿7岁就夭折了。
她在女儿夭折后3年,也在极度的压抑中去世,年仅28岁。
万历皇帝对太子朱常洛的不满迁怒到了郭氏身上,所以郭氏去世后他不肯以太子妃的规格为郭氏发丧。
大臣们当然不肯同意。
君臣相持不下,以至于郭氏去世两年都无法下葬。
直到万历四十三年,明末三大案之一的“梃击案”发生,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牵扯其中,有派人刺杀太子的嫌疑。
万历皇帝为了平息事端,这才让郭氏以太子妃的规格下葬了。
由于朱常洛登基仅一个月就去世,没来得及立太子,朱常洛之子朱由校的三个儿子全部夭折,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未娶妻明朝就灭亡了。
所以郭氏也是明朝最后一个太子妃。

07、写在最后算下来,明朝276年,不算追封的,而仅仅算生前册封的太子,共有14个。
然而由于明朝皇帝的寿命普遍偏短,不少太子尚未娶妻就已经登基,还有几个太子早早夭折。
以至于明朝的这14个太子总共就册立过6个太子妃,其中朱元璋之子朱标一个人就包揽了两个。
而这6个太子妃里,朱标的原配常氏和朱常洛的原配郭氏都死在了太子妃位置上,没能活着当上皇后。
朱瞻基的太子妃胡善祥在当上皇后之后很快被废。
其余三人都成功晋升为太后。
但是这三个人,一个是朱允炆的母亲吕氏,在靖难后结局不明。
一个是明孝宗的皇后张氏,因为遇上嘉靖皇帝而晚景凄凉。
唯一结局好的也只有明仁宗的皇后张氏,一路晋升为了太皇太后,但也经历了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打击。
总的来说,明朝这6个太子妃的结局都不算好。
你觉得是不是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0-3 14:48 , Processed in 0.3985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