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6|回复: 0

美政府放大招,对进口电子产品征 “芯片税”,全球科技格局或生变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0

回帖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8874
发表于 2025-9-2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6日,一则关于美国的报道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报道中称,美国政府正计划根据进口电子产品中所含的芯片数量来征收关税。
这一被戏称为“芯片税”的新举措,不仅打破了传统关税按商品总价值计税的模式,还把征税焦点直接对准了技术核心——半导体,智能牙刷到笔记本电脑,几乎所有带芯片的设备都可能中招。
消息一出,不少人都感叹:美国这是要把贸易战打到“芯片级别”了。这项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又会给全球科技产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根据路透社9月26日的报道,这个“芯片税”计划还处在讨论阶段,具体细节可能还会变,但核心思路很明确,美国商务部打算对进口电子设备中属于芯片的那部分价值,单独按一定比例征收关税。
据透露,对大多数国家进口的产品,芯片部分可能面临25%的关税,而对来自日本和欧盟的电子产品,税率可能设在15%。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个“一美元对一美元”的豁免政策,有说法是,企业如果想少交甚至不交这个“芯片税”,得把一半的生产转移到美国境内,才能换来关税减免。

白宫这个举动几乎是直接把芯片拔高到了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高度,这个“芯片税”看似是个税收政策,实则带着强烈的战略意图,目的是推动全球的科技制造业回流到美国。
回顾一下就能发现,这股推动“制造业回流”的风,已经吹了有一阵子了。
光是在2025年9月,特朗普政府就宣布了好几波新关税,对进口品牌药征收100%的税,对橱柜、家具、在美国境外生产的重型卡车等也课以重税,这一系列动作信号很明确,就是要用关税这个杠杆,保护美国本土产业,让工作机会流回美国。

而芯片之所以被单独拎出来“特殊关照”,原因就在于它太关键了,现如今,小到智能手表,大到汽车飞机、军事武器,啥高级点的东西能离得开芯片?它成了全球高科技产业必不可少的核心零件。
疫情期间的芯片短缺就让全球好多行业停了摆,美国自己也深刻体会到了供应链捏在别人手里的难受劲儿。
所以,推动芯片制造回流,对美国来说有两层核心考虑,一是经济安全,怕关键时刻被人“卡脖子”,二是争夺科技制高点,确保自己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种焦虑感,特别是在面对一些科技实力快速提升的国家时变得尤为强烈。

可以说,“芯片税”是在美国整体贸易保护倾向加强、以及对尖端技术控制权担忧加深这双重背景下,孕育出的一个针对性极强的政策工具。那么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它具体达到什么目的呢?
最直接的目的,当然是吸引投资,促进本土制造。通过高关税威胁和豁免条件诱惑,软硬兼施,让像台积电、三星这样的芯片巨头,以及苹果、戴尔这样的大量采购芯片的终端品牌商,不得不认真考虑在美国设厂或扩大现有产能。
苹果公司之前宣布的巨额在美投资计划,就被特朗普点名表扬过,这正好成了他心中理想的样板。

更深一层,是重构全球供应链,提升控制力。美国希望改变目前芯片制造高度集中在亚洲,尤其是台湾地区和韩国的格局。通过政策引导,让更关键、更高端的芯片生产环节靠近自己,从而在未来可能的技术竞争或贸易摩擦中掌握更大主动权。
甚至有消息说,政府还在考虑要求企业在美国生产的芯片数量要与其进口量相匹配,这要是真的,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可就太大了。
传统关税主要保护的是传统产业,而“芯片税”直接针对技术含量最高的核心部件征税,等于是把贸易保护的焦点延伸到了高科技领域,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已经从传统的商品贸易,深入到了对技术价值链主导权的争夺。

但若“芯片税”真的实施,冲击波必然会给全球科技格局带来极大的冲击,影响甚至扩散到方方面面。
电脑、手机、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系统……几乎所有现代化产品的成本都可能因为芯片税而增加,有美国专家担心,这会在通胀已经不低的时候,进一步推高消费品价格。
而且即使产品是在美国组装的,只要里面用了进口芯片,成本也降不下来,对于全球科技企业,尤其是那些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巨头,这将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它们可能需要重新规划全球生产布局,追踪每一颗芯片的来源,以符合可能的“美产芯片比例”要求,这个过程不仅耗时耗钱,还会增加运营的复杂性。像德州仪器、英飞凌这样的芯片公司高管都表达过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企业做长期规划会非常困难。
从全球科技格局来看,这种政策可能会加速供应链的区域化或区块化,其他国家为了应对,也可能采取类似措施保护自己的产业,或者加强区域内的技术合作,试图建立一套独立于美国之外的供应链体系。
这极有可能导致全球科技生态出现分化,创新效率可能会因为合作壁垒而降低。

而且怎么准确计算每台设备里芯片的价值?芯片本身可能在不同国家生产、封装,怎么确定它的“国籍”?
特朗普政府酝酿的“芯片税”,无疑大胆而激进,试图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科技战略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通过税收工具撬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地理重构。其背后是国家对关键技术主导权日益强烈的追求,以及对全球化供应链脆弱性的深深忧虑。
短期看,这一政策若落地,很可能带来价格上涨、供应链调整阵痛和更大的市场不确定性,但长期而言,它也可能会激励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更加重视本土芯片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半导体研发和制造的投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球芯片产能的多元化和供应链的韧性建设。

科技全球化与国家安全之间如何平衡,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芯片税”的提出,只是这个时代大命题下的一个具体表现,但全球科技产业的游戏规则,或许会因此而悄然改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0-3 16:23 , Processed in 0.5233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