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熊津这个地方,现在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历史上它可是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的一块重要地盘。
熊津都督府是唐朝和高句丽灭掉百济之后,在百济的老地盘上设立的机构,主要管辖百济的西南部地区,包括现在的韩国公州一带。
那个时候,唐朝为了稳固对半岛的控制,分了好几个都督府,熊津就是其中一个,负责管理当地百济遗民,还任命了百济的末代太子扶余隆当都督。
整个设置是为了羁縻政策,就是用当地人管理当地事,但实际唐朝派兵镇守,确保影响力。
这块地从660年设立,到676年被新罗吞并,前前后后也没维持多久,但它对东亚的地缘格局影响不小。
要是现在假设我国能重新拿到这块飞地,那地缘环境会怎么变?
唐高宗时期,唐朝联合新罗,先在660年灭了百济,然后在668年又干掉了高句丽。灭百济后,唐朝就把百济地分成五个都督府,熊津是核心,管辖八个州,包括济州岛那片。为什么选熊津?因为它位置好,西边是平原,适合种地和发展,东边有山脉当屏障,防御起来方便。
唐朝在这儿驻军,还从中原调人过去,鼓励移民,试图把这儿变成永久据点。同时,唐朝在高句丽故地设安东都护府,熊津隶属其中,整个半岛北部和西南部基本在掌控下。这不光是领土扩张,还牵扯到东亚的权力平衡。
日本当时想插手,支持百济遗臣复国,结果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被唐军打败,那场仗直接让日本退出半岛竞争,唐朝的影响力延伸到海域上。熊津的存在,让唐朝能从陆海两路控制半岛,阻挡潜在威胁。
676年,新罗开始蚕食周边,唐朝内部有吐蕃麻烦,分不出太多兵力,最后把熊津都督府迁到建安故城,实际就是撤了。
之后新罗统一半岛大部,唐朝的半岛影响力减弱。这段历史告诉我们,飞地这种东西,位置战略性强,但维护成本高,得有足够军力和外交手段。
历史上,唐朝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多线作战,西北有吐蕃,内部还有权斗,没能集中资源。要是重新拥有,情况会不一样,现在咱们有更强的综合实力,但地缘逻辑类似。
飞地就是一块领土不跟本土连着,得靠海路或空运联系。像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美国的阿拉斯加,都是典型。
熊津如果成我国飞地,位置在朝鲜半岛西南,靠近黄海,离济州岛不远。这块地西临黄海,东有山脉,平原多,资源不算差。
历史上它就是交通要道,能控制半岛西南的陆海通道。现在看,黄海是我国沿海重要水域,但不是内海,外国船只能自由进出。1994年朝鲜核危机时,美国第七舰队就进黄海,震慑朝鲜的同时,也对我国安全有压力。
要是有熊津飞地,就能在这儿建基地,部署雷达和导弹系统,监控黄海动向,提升防御深度。
从军事角度说,美国的岛链战略把我国海军限制在近海,第一岛链从日本到菲律宾,第二到关岛。黄海和东海是突破口,但现在出海容易被跟踪。
如果有熊津,就能从半岛西南前出,直接面向日本海和黄海,扩大活动空间。建军港,能停泊舰艇,巡逻黄海,确保航道安全。济州岛如果包括在内,那更牛,它位置南移,能作为南海补给点,支持远洋行动。
历史上,唐朝从熊津控制海路,打败日本舰队,现在类似,能加强海防,守住京津冀一带的经济要地。不是说就能完全打破岛链,但至少在北部海域多条腿走路,不那么被动。
熊津平原适合发展,历史上就是百济的中心,农业和手工业发达。现在如果设成自治区,像海南自贸区那样,专搞对外贸易,尤其是对韩国。韩国是邻居,贸易额大,但现在靠陆路或海运绕道。有飞地,就能建港口,直连黄海,吸引韩企投资。
历史上,唐朝在这儿鼓励移民,发展经济,现在能复制,吸引人才和技术,变成对外窗口。加上济州岛的旅游资源,能开发成度假区,拉动消费。整个飞地不光是军事,还能带动本土经济,增加 GDP 贡献。
地缘政治上,拥有熊津会改变半岛格局。现在朝鲜半岛南北对峙,美国有驻军,韩国是盟友。要是我国有飞地在那儿,等于插进半岛内部,会让韩国紧张,但也能作为谈判筹码,促进和平对话。
新罗吞并熊津后,统一半岛,避免了多国混战。现在反过来,会增加我国在东北亚的话语权,对日本也有威慑,日本海域离得近。
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就是例子,它让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有立足点,影响北约。熊津类似,能让我国在黄海有类似作用,平衡美日韩联盟。
当然,这不是白日梦,得考虑现实障碍。
国际法上,领土变更得通过协议或战争,但现在和平时代,战争成本太高。韩国不会轻易让地,历史上熊津是百济地,但现在是韩国领土,民族情绪强。联合国安理会也会干预。
总体说,重新拥有熊津,会让我国地缘环境从被动变主动。军事上多一层缓冲,经济上多扇窗,政治上多张牌。
参考资料
小国为自保向唐朝求援,捡回一命后却公然反唐,作战七年领土大涨 搜狐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