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8|回复: 0

男子连续参与8届武网:从当球童到培训师,靠网球考上大学,如今从事网球培训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0

回帖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7956
发表于 2025-10-2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岁那年,闵志超第一次穿上球童服,站在2014年首届武汉网球公开赛的赛场上,手心冒汗,心跳如鼓。现在,2025年武汉网球赛即将开幕,他依然站在同一片场地,但已经从捡球的少年,成为新一代球童的培训师。

那时的他,对网球几乎一无所知,只因体能好、反应快,被教练推荐去当球童。从夏令营的训练,到正式上场时的紧张与荣耀,他逐渐感受到了网球的魅力。在那之后,他连续三年入选成为球童。

闵志超告诉九派新闻,他几乎见过所有网球球星,球员们在场上的风采,那种专注、坚韧和职业精神,深深激励了他。2017年,闵志超通过网球单招考入武汉体育学院,那时他18岁,超过了球童的规定年龄。这意味着,以后,他不能再当球童了。

“有一次,我主动找到项目负责老师,表达想继续参与武网服务的愿望。”闵志超说。经过层层考核,他从一名球童,转变为培训团队的一员。今年的赛事是武网举办的第八届比赛,工作再忙,他年年都抽时间回来,从未缺席一届比赛。

“能够见证一批又一批年轻球童的长大,我有很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说,球童能帮助球员节省体力、缩短发球间隔,让比赛更加流畅高效。“即使如今电子鹰眼已取代人工司线,但我认为,球童的临场反应、默契配合和人性化服务,是技术手段无法取代的。”


闵志超。图/九派新闻 余兆晨

【1】15岁成为首届武网球童,18岁通过网球单招考上大学

九派新闻:你是如何与网球结缘的?

闵志超:我是在15岁那年接触网球的。刚学不久,就迎来了2014年武汉网球公开赛举办的首届赛事,主办方来到我们学校选拔球童。那时我对球赛还很陌生,只是依稀知道是一项国际赛事。我的教练推荐我报名参加,感受一下专业的赛事氛围。

他认为我从小练体育,体能和反应都不错,符合球童的要求。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只是去‘捡球’,任务轻松,但经过夏令营的系统培训,真正参与赛事服务中后,我才真正感受到网球球童的不易,也越来越享受和喜欢网球了。

那一年,我们有近百名同学入选,大家从陌生到熟悉,迅速凝聚成一个有默契的团队。赛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节奏与张力,而我们作为球童,是比赛流畅进行的重要一环。

第一年赛事结束时,很多人都舍不得离开,都说‘明年一定要再回来’。从那时起,武网对我来说不再只是一场比赛,更像是一个每年都要赴约的节日,有很重要的网球启蒙意义。此后每一年,我都会准时参加球童培训,继续为武网服务。


2014年,闵志超成为武网球童(右2)。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参加球童培训和服务的体验怎么样?

闵志超:第一年的训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非常专业,也非常严格,几乎像军训一样。比如‘跨立’这个动作,要求我们长时间保持静止,哪怕脸上流汗也不能擦一下。

我记得第一次正式上场是在2014年,那是我第一次参与国际级职业赛事,担任网前球童。当时紧张得手心直冒汗,生怕出错影响比赛节奏。有一场比赛,我还被任命为小组长,带领五位球童共同完成服务任务。那种责任感和团队协作带来的成就感,至今难忘。

九派新闻:后来呢?

闵志超:2017年,我通过网球单招考入武汉体育学院,那时我已经18岁,超过了球童的规定年龄。武网球童的年龄要求在11-17岁之间,所以我以后不能再以球童身份上场,当时心里真的非常遗憾。

大学后,我主动找到项目负责老师,表达了想继续参与武网工作的愿望,询问是否有机会担任助教或协助培训。幸运的是,我通过了武网球童培训师的层层考核。从2014年到现在,整整十二年,今年已经是武网的第八届赛事,我每年都回来,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届。


闵志超(右3)。图/受访者提供

【2】球童并非只是捡球工,“他们的服务是无法被技术取代的”

九派新闻;球童的经历对你现在的培训师工作有哪些帮助?

闵志超:最大的帮助应该是,我会更懂他们。因为我曾经也是那个站在场边,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新手球童。我知道他们在层层选拔后终于上场时的激动,也理解他们在训练中反复磨合动作时的疲惫与坚持。

每次看到他们完成一场完美配合,我会由衷地感到欣慰,甚至有点感动。因为我亲身经历过,所以在培训时,我不仅能指出动作哪里不对,更能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共情,让教学更有温度。

九派新闻:成为培训师之后,你的主要职责是哪些?

闵志超:我主要在球童夏令营配合主培训师一起负责球童的技术培训工作。赛期会和其他培训师对赛事服务的球童进行考核评分,并分组安排每天的上场服务工作。

网上很多人说球童的工作比较简单,就是捡捡球,但实际上,很多细节要求是很严格的。从跨立站姿到精准跑位捡球,从递送毛巾的时机把握,到撑伞服务的姿态礼仪,每一个动作都要精准到位。

我们会培训球童的各种专业动作,如跨立、无球示意、有球示意、供球、传球、接球、捡球、撑伞、网前站姿、网前跪姿、进场、退场等等。整个训练期间,传球和供球的练习完全有上千次,我们会对球童的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每项动作都要标准。


闵志超指导球童的供球动作。图/受访者提供

以供球为例,我们对于小朋友的要求是,动作一定要好看,手臂要打直。把球供给球员时,球落地后弹起的高度要卡在球员腰部,不能太高或太低,这是对方接球最舒服、最省力的状态。

传球同样有讲究,球童和球童之间传递时,要求动作好看合理,球必须贴地滑行,不能弹跳,速度要快,从底线到网前,再从网前传到另一边底线,整个过程要一气呵成。

九派新闻:你如何看待球童这个角色?

闵志超:如今,许多网球赛事已经引入电子鹰眼系统,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司线裁判,用科技来判断球的落点。但在我看来,球童这个角色,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他们在场上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就像比赛节奏的‘润滑剂’。每一次精准供球、迅速捡球、及时递水和打伞,都在无形中帮助球员节省体力、缩短发球间隔,让比赛更加流畅高效。他们的临场反应、默契配合人工智能难以复制的。


球童练习捡球。图/受访者提供

如果通过电视或直播观看比赛,观众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球员身上,球童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如果你亲临现场,就会比较容易注意到他们。你会发现,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克制、恰到好处。

球童不能太‘显眼’,毕竟主角是球员,但他们的服务必须‘到位’。我们追求的,是让球员和裁判都感觉不到任何阻碍,比赛自然推进,节奏顺畅。可以说,球童是赛场上的无名英雄,默默承担着重要职责,是比赛运转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3】几乎见过所有网球明星,被深深激励

九派新闻:当球童和培训师的经历为你带来了什么?

闵志超:参与武网赛事服务,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职业网球的魅力,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几乎见过所有网球球星,亲眼见证了他们在场上的风采,那种专注、坚韧和职业精神,推动我不断提升网球技术,最终通过网球单招考入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也顺利进入了网球行业。

每完成一届赛事服务,我都觉得自己在为这项运动贡献着微小却真实的力量。尤其是成为培训师之后,能够见证一批又一批年轻球童从青涩到成熟,从紧张到自信,那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是难以言喻的。


2025年武网球童培训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如何进入网球行业的?武网服务经历对你的职业选择有影响吗?

闵志超:我现在主要从事网球培训和俱乐部运营工作。武网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让我更加坚定对网球的热爱,也让我在这条道路上一步步坚持前行。从最初接触网球,到通过网球考上大学,到现在创业开展网球培训,武网是我长大的见证。

当时我是抱着对网球的热爱学习了这项运动,毕业之后和周围的同学志同道合,想为推广网球运动普及和推广贡献一点小小的力量。

我刚开始学网球时,它在湖北还算是小众项目,学的人不多。但随着武汉网球公开赛的举办,这项运动的影响力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开始关注并参与进来。很多人是通过观看武网比赛、刷到球星视频,或是被朋友带动,从而走进网球场的。

网球是一项非常友好的运动——它优雅、解压,对身体负担小,同时又能锻炼人的专注力、心理素质和独立决策能力。作为一项以单打为主的个人项目,它能让孩子在场上学会面对压力、建立自信、掌控节奏。同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能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

如今,网球正从‘精英运动’逐渐走向大众化,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享受它带来的乐趣。而我,很荣幸能成为这个过程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来源:九派新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0-3 05:57 , Processed in 0.38866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