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24|回复: 0

两国方案宣告失效,美前高官放话,巴以将合并一国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0-2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加沙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前美国总统中东问题顾问罗伯特·马利与巴勒斯坦和平谈判代表侯赛因·阿加合著的新书,已将沉寂多年的“一国方案”重新拽入国际舆论中心。
书中那句“和平进程和两国方案的时代已经消逝”的断言,不仅引发对巴以未来的热议,更让以色列右翼势力看到了推行领土野心的机会。
为何曾被犹太复国主义者与巴勒斯坦人共同拒绝的构想突然卷土重来?以色列极力鼓吹的“一国方案”,究竟是和平的新路径,还是掩盖领土吞并野心的幌子?

这场讨论的核心早已不是“是否要一国”,而是要怎样的一国。
民意调查给出的答案颇具讽刺,仅约22%的巴勒斯坦人和不到10%的以色列人支持两国合并,但以色列国内却出现了左翼与右翼罕见的“共识”,只是双方的图景截然对立。
以色列议会前议长阿夫拉罕·伯格的观点代表了左翼的理想主义,两个民族的生活已深度交织,分离早已不现实。

他主张在“从约旦河到地中海”的土地上,建立类似英美“民族共同体紧密联盟”的政体,保障所有居民的平等权与公民自由,认为这是实现长期和平的唯一途径。
这种构想看似美好,却忽略了巴以长达数十年的民族隔阂与仇恨积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色列右翼赤裸裸的排他性主张,这也是当前“一国方案”讨论中最具现实威胁的版本。

由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戴维·弗里德曼创建的非营利组织“一个犹太国家”,在其官网直言“以色列必须对圣经中的故土行使完全主权”,这里的“圣经故土”直指约旦河西岸。
弗里德曼为巴勒斯坦人设计的“出路”极具欺骗性,授予永久居民身份和旅行证件,却剥夺参与全国选举的权利,等同于美国波多黎各居民的地位,看似有居住权,实则沦为政治上的“二等公民”。
以色列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则将这种排他性推向极致。

这位长期主张吞并约旦河西岸的政客,不仅拒绝给予巴勒斯坦居民公民权与投票权,更在加沙战争持续期间,成为吞并加沙地带并推动居民外迁的核心倡导者。
他2015年的言论更是暴露了本质,他表示若在民主和犹太之间选其一,他必选后者,世界上存在不授予公民权的民主模式。
024年9月,面对法、英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动向,斯莫特里赫与“耶沙委员会”主席伊斯拉尔·甘兹直接施压内塔尼亚胡政府,要求立即吞并约旦河西岸82%的地区,用实际行动扼杀两国方案。

这种“吞地不赋权”的逻辑,本质上是对民族平等原则的公然践踏。
“一国方案”的回潮,实则是“两国方案”持续破产的直接结果,但这份承载和平希望的协议,早已被以色列的定居点政策撕得粉碎。
协议签署时约旦河西岸的犹太定居者仅11.5万人,如今已激增至70万人,近700公里的隔离墙将巴勒斯坦领土切割得支离破碎。

马利与阿加在新书中痛陈,正是这种持续的领土蚕食,让“两国方案”从理论到实践都彻底沦为空谈。
回望历史,“一国方案”并非新鲜事物,20世纪20年代,“布里特沙洛姆”组织首次提出建立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共存的单一国家,却因未能满足双方的民族诉求,被犹太复国主义者与巴勒斯坦人共同否决。
1971年,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曾支持建立“世俗民主国家”,但随着形势变化,巴解组织最终转向支持两国方案。

如今这一构想的回归,看似是对现实的妥协,实则暗藏更大的冲突风险,正如华盛顿研究所阿以关系项目主任大卫·马可夫斯基所言,中东从未孕育过民主传统,强行建立双民族国家,恐重蹈伊拉克、叙利亚的动荡覆辙。
他的担忧并非没有依据,这些国家因民族、教派矛盾陷入长期战乱的教训,早已为地区和平敲响警钟。
在这场关乎中东未来的博弈中,中国的立场始终清晰而坚定。

冲突爆发后中方已向加沙提供多批援助,包括前期1亿元人民币紧急援助外再增5亿元,还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捐赠300万美元,全力缓解人道主义危机。
巴以局势的走向,对中国有着切实的战略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前五位中,沙特、伊拉克、阿曼均为中东国家,中东地区的能源供应直接关系中国能源安全。

巴以冲突延宕外溢已导致红海局势紧张,苏伊士运河收入从每月7.5亿美元骤降至3亿美元,严重影响全球航运通道安全。
而中国与中东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日益深入,沙特的基础设施建设、埃及的产业合作、伊拉克的油气开发等项目,都需要稳定的地区环境作为支撑。
以色列右翼若强行推进吞并计划,必然引发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不仅会冲击能源供应链,更可能干扰中巴经济走廊等合作项目的推进。
更值得警惕的是,以色列右翼的“排他性一国方案”若得逞,将严重冲击国际法基本原则。

领土主权不可侵犯、民族平等权利等准则一旦被打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给全球地缘政治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这也是中国坚定支持“两国方案”的深层原因,唯有让巴勒斯坦人实现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让以色列获得持久安全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冲突,为地区稳定与全球秩序奠定基础。
从“布里特沙洛姆”的理想构想,到如今右翼的领土野心,“一国方案”的流变早已偏离初衷。

以色列右翼试图以“犹太优先”掩盖吞并私心,不仅违背历史潮流,更注定会陷入与巴勒斯坦人的长期对抗。
正如中国驻巴勒斯坦办事处主任曾继新所言,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与公道一边,巴勒斯坦问题一天不解决,中国的支持就不会停歇。
巴以冲突的核心,从来不是“一国还是两国”的形式之争,而是民族权利与领土正义的实质之辩。
当以色列定居点仍在扩张,当加沙的废墟尚未重建,任何回避核心诉求的方案都只是空中楼阁。
唯有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落实“土地换和平”原则,才能让约旦河两岸的人民真正迎来持久和平,这既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历史给出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9 23:19 , Processed in 3.0036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