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23|回复: 0

印度又曝丑闻!两名澳大利亚女足运动员遭骚扰,嫌疑人还是惯犯?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0-2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世界杯赛场边的清晨本不该有惊魂时刻。两名澳大利亚女足运动员只是想从酒店去附近咖啡馆吃顿赛前简餐,却在印度印多尔的街头被陌生男子尾随,对方甚至伸手企图实施不当触摸。
这场意外像一块石头投入水面,不仅让国际赛事安保问题浮出水面,更撕开了印度女性安全现状的一道口子。
为什么针对运动员的案件能6小时速破,普通女性遭遇危险时却常常求助无门?
尤其是让我们注意的是,当我们提到印度的时候,总是会不由的将其和蜥蜴联系起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也是因为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印度实在是不令人觉得奇怪。
只是为何印度会频繁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屡禁不绝。

身后的眼睛事情发生在天刚亮的时候,街上行人还不多。两名澳队球员刚走出下榻酒店,就被一名30岁男子盯上了。
他没有立刻上前,而是保持一段距离跟着,观察了好几分钟。
直到走到离酒店大概800米的僻静路段,男子突然冲了上来,伸手就想碰球员。万幸的是,球员反应及时,没有受到实质伤害。
澳队的安保部门很快接到了消息,第一时间联系当地警方。印多尔警官丹多蒂亚说,他们马上启动了赛事安全应急预案,调监控、查路线、布控抓人,一套流程下来只用了6小时就把嫌疑人控制住了。
更让人后怕的是,查完才知道这个男人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之前就因为骚扰行为被警方记录在案,这次已经因为“跟踪罪”和“不当行为罪”被起诉。
表面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安保处置,可对比印度日常的女性安全数据,就会发现这场“速破”多像个特例。
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2024年的数据显示,当地针对女性的骚扰案件,平均破案周期要48小时,是这次赛事案件的8倍。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答案其实很明显,因为这次的受害者是国际运动员,背后牵动着赛事声誉、国际目光,所以能调动最快的资源、最优先的处置。
可那些普通女性呢?她们遇到危险时,能有这样“专属”的应急预案吗?

前往印度要小心!回看事件中的细节,能发现澳队的防护措施已经算到位。
球员被跟踪时没有慌乱,赶紧通过球队专属的加密信道给安全经理发求救信息,说“有人一直跟着我们,试图抓我们!”。
球队的官员和安保人员5分钟内就赶了过来,还联系上了巡逻的警察,最后一起把球员护送回酒店。
澳大利亚板球协会之后也出来证实了这件事,说已经给运动员配了24小时专属安保团队,接下来还会加强外出时的随行防护。
可这些“高配”防护,普通印度女性根本享受不到。赛事主办方可以为了国际形象,给运动员筑起密不透风的安全屏障,但印度社会里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从来不是靠“临时加码”就能解决的。
有组数据更让人揪心:印度每10万人中就有2.22起强奸案,而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定罪率只有27%。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很多受害者不仅要承受伤害,还要面对“正义迟到”甚至“正义缺席”的困境。
嫌疑人有前科这件事,更让人心头一沉。之前犯过骚扰案,为什么还能轻易出现在可能接触到女性的公共场所?
是监管不到位,还是对这类犯罪的惩处力度不够?如果早一点对有前科人员加强管控,是不是就能避免这次对运动员的骚扰?

印度犯罪何时结束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但背后反映出的,是印度在女性安全治理上的漏洞,不仅要抓现行,更要堵源头,可现在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事件没影响到世界杯的赛程,可给所有国际赛事主办方提了个醒:运动员的安全不是只靠赛场内的防护就够了,场外的日常出行、饮食起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尤其是在女性安全风险较高的地区,所谓的“安保防线”不能只做给外人看,更不能只在“出事后”才紧急启动。
可更深层的问题是,当赛事结束,运动员离开印度,那些为赛事搭建的“临时安全网”会消失吗?普通女性的安全困境会得到改善吗?
这次6小时破案的“成功案例”,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印度女性安全保障的“双重标准”,对有国际关注度的群体,能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对普通民众,却难以提供同等力度的保护。
其实不止印度,全球范围内女性安全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印度的情况因为数据和案例更显突出。
每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不管受害者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都不该被区别对待。
赛事带来的国际目光,或许能成为推动当地改善女性安全现状的契机,不能只在有外人看的时候才重视,更要把这种“赛事级”的安保标准,落实到每一个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里。
现在嫌疑人已经被起诉,两名澳队球员也重新投入到比赛中,可这件事留下的思考远没结束。当我们为这次“速破”点赞时,更该记得那些在数据里沉默的受害者。

结语:当我们讨论赛事安保时,更该关注如何让所有女性都能在街头安心行走。
毕竟,安全不该是“特权”,而该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不管你是不是运动员,不管有没有聚光灯照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9 16:18 , Processed in 0.8708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