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27|回复: 0

孙继海谈苏超被反呛!6万人看的苏超只配带文旅?职业足球脸红了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0-2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万人在雨里坐满南京奥体,回家路上听到一句只能带文旅,你说气不气。”
昨天,孙继海这句话把足球圈点着了。热搜里全是火苗,有人问他当国足输越南、输叙利亚时怎么不见声。更刺眼的是结果已经在那摆着,一个草根联赛,在半决赛两天里挤进61565人,线上17亿次观看,唱《真心英雄》的人浪能传出几公里。你说它只能带文旅,球迷不答应。





先把最热闹的画面讲清。雨一直下,场上泥水糊脸,球员摔倒再起,手机在看台上亮成银河,谁唱谁哭谁笑都不遮。常州队0比4输了,主教练在雨中一跪,骂声没有,鼓掌一片。宿迁和盐城的苏北德比,17岁门将扑出点球后把水递给对手,还帮人压腿。苏州和连云港的球员脑袋撞开了花,躺在草坪上握手,再爬起来拼。这不是包装出来的剧情,这就是普通人一脚一脚踢出来的劲儿。
看台上的答案
这联赛是怎么来的,别神化。就是江苏十三个城市凑的草根赛事,队里有人是隔壁公司加班的老王,有楼下包子铺的老板,还有刚下课冲进球场的高中生。没有归化球员,没有亿元投入,教练甚至穿正装指挥。淮安队董松顶着高温正装焊身上,只因为球迷喜欢这一本正经的样子。说白了,全靠爱。
有人一句话扎心:“看苏超才像看球,跑起来像不要命。输了也敞亮。”对比中超,更扎心。金元时代砸着几千万买外援,喊着要搞亚洲第一联赛,钱烧光了,留下烂摊子,欠薪、解散、票卖不动,大球场里稀稀拉拉坐几排。你给我说竞技水平,这水平连态度都没守住。





国足这几年,输越南,输叙利亚。成绩差算了,架子还挺高。动不动封闭集训,生怕球迷看到场上划水。有人吐槽,说苏超球员用脸挡球都不皱眉,国足踢丢单刀一句道歉都没有。这不是苛刻,这是最低线。
“苏超也就只能带动文旅”这话,看着像给草根定性。但又转头说国足成绩差还能有人支持很感动。矛盾就摆在这,球迷为什么宁愿冒雨看业余比赛,不愿去职业赛场?答案不在战术板上,在看台上。





看台上啥都有。跨城互相喊加油,泰州球迷替贵州榕江洪灾区喊话。点球惜败后,南京主场齐声说谢谢泰州。输赢之外是归属,是人和人之间的牵。职业足球里,这种东西早没了。你让人用什么坚持,票价吗,噱头吗,短视频吗,都不管用。
职业赛场的尴尬
有人说苏超是群众体育,中超是竞技体育,两者不一样。话没错,错在把它们隔开。竞技不可能离开群众,群众也能反哺竞技。英格兰为什么强,不止是曼联利物浦,体系在那,从业余到职业一路打通,小球队照样能在足总杯掀翻豪门。你没梯子,怎么往上爬。
这点苏超已经在悄悄干了。青岛海牛的冯伯元,外援来了没球踢,为了保持状态去苏超踢,踢得比在职业队还拼。南通和泰州能打进决赛,底子是青训,这两队里有好苗子,可能是未来的希望。上海媒体也说了,日本有八十多万注册球员,我们连零头都没有。让孩子走到球场去,别只喊青训口号,苏超这种赛事能办到。





这里说个不一定受欢迎的看法。孙继海说群众和竞技要分开,这是传统思路,教科书也这么写。但我们的问题恰恰是教科书之外的东西不见了。当职业球员缺比赛、缺态度、缺人与人之间的火,群众这头用热情把空洞补上。你不去连接,反而泼冷水,说只能带文旅,这就是站在高台上看热闹。真要解决问题,应该让职业俱乐部主动和这些城市队绑在一起,教练下沉,选材公开,赛场互通。别怕比,怕就更输了。
反转再回到现场。南京奥体的半决赛,雨没把人赶走,反而让歌声更实。线上数字也不是空的,17亿人次看直播,很多人第一次认真看一场业余比赛。这不是短期的热度,它把一个问题掰开给你看:职业足球要么变,要么继续空着。





有些人说苏超是文旅,是周末的市民嘉年华。也行,谁不喜欢城市热闹。但把它只当文旅,就把人当人流,把球当摆设。这拨人拿工装换球衣,用包子铺的手守门,在夜里一遍遍回看自己的失误,他们不是为了拍一张网红照片。他们就是要踢一场像样的球。
下个月,决赛还在南京奥体。六万张票早就抢完。又会有一群普通人站在万人看台下,汗水糊脸,心跳很响。有人会第一次带孩子去看,告诉他球不只是电视里那些大俱乐部才有,楼下也能有自己的英雄。





我不觉得孙继海不能批评苏超。他有资格,他也见过好球。问题是批评要带方向。说水平不高没问题,草根就是草根。但别轻易说只能。中国足球现在最缺的是参与和归属,是愿意把脚伸进泥里的那种劲儿。苏超给了一个起点,它不完美,但比空着强。
“看苏超才像看足球”
“真正的竞技体育得扎在土里”
“别再把群众和竞技分两屋”
“能让人走回球场的,就是希望本身”

这几句话,放在今天的看台上不虚。你让人走进球场,人就会学会怎么看球,孩子就会学会怎么踢球,俱乐部就会学会怎么和城市说话。到那时候,再聊体系、聊水平,才不虚。
再说回孙继海。他当年也是从大连少年队一路踢出来的。如果没有基层那层土,不会有留洋名将。如今草根火苗刚冒,他往上泼一盆水,说这土只能种花。我更愿意看见他去现场,坐在南京的雨里,看看那些喊破嗓子的球迷,看看那些把工作服脱下换球衣的球员。看过之后再说话,可能不一样。
职业足球可以慢,但不能盲。群众足球可以杂,但不能断。把这两条线接上,中国足球就不再只是输给越南和叙利亚时的叹气,也不只是烧钱后的清账。它会是一个城市周末的心跳,会是少年夜里做的梦,会是大人再一次愿意买票的那一步。
苏超不是答案的全部,但它把门打开了。门外有雨,有歌,有人。你走出去,才会发现路还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9 11:43 , Processed in 4.7784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