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19|回复: 0

特朗普到日本“讨债”,高市早苗赶着送大礼,日本为何这么听话?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1-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一向以“硬派民族主义”示人的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特朗普访日的那些天突然变了模样。
上台前表现非常强硬的她,在镜头前笑得格外殷勤,从接机到拥抱,从递礼物到帮忙站台,堪称全程“讨好服务”。

然而纵使这样,日本也逃不了被特朗普当众“敲竹杠”的命运。
在这次的日本之行,特朗普从日本获得了55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承诺。
那么在美国面前,日本为何如此“听话”呢?

不平等同盟的历史负担如果要理解高市早苗今天的“低姿态”,就必须回到美日关系的根子——不平等的结构。
二战后,美国在日本建立了军事占领体制,日本虽然在表面上恢复主权,实际上一直生活在“美国保护伞”之下。

冷战时期,美国要在亚洲建立反共防线,于是让日本成为西太平洋的重要基地。
这就决定了,日本的国家安全和战略空间,从一开始就被约束在美国的战略框架里。
而这层约束在几十年里从未改变。

日本经济迅猛增长后,理论上本该拥有与经济实力匹配的政治与军事话语权,但现实却相反。
也正是由于日本在安全上过度依赖美国,以至于它的防卫政策、核能源方向甚至外交原则都得看华盛顿的脸色。

此外,日本长久处于被“庇护”的状态,军费预算和美军基地都绑定在同盟体系里,这种结构性弱势让任何首相都只能选择“顺从—换安全”的模式。
这次访日前,美国媒体甚至提前列出了所谓的“特朗普清单”:要求日本履行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承诺,并继续增加防卫开支。
从那一刻起,这场访问就注定不是“友好访问”,而是一场政治催债。

高市早苗的“表演”面对这样的场面,日本首相高市选择了最熟悉的一套模式——讨好与妥协。
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什么叫“政治演技满分”。
整个行程中,高市早苗的一举一动都在迎合特朗普的喜好。

在正式会谈上,她主动提到特朗普与前首相安倍晋三的“深厚友谊”,甚至专门送上安倍生前用过的高尔夫球杆,说是象征“延续友谊”。
这份礼物的象征意义异常明显——告诉特朗普,日本的“好朋友传统”还在。

更夸张的是,高市在记者会上直接提名特朗普参评诺贝尔和平奖,理由竟是:他在东南亚调停多国冲突,推动地区和平。
这套说辞在国际社会看来有些荒唐,却精准击中了特朗普自我宣传的点。
对美国国内的选民而言,这样的“吹捧”正有利于塑造特朗普的正面形象。

午餐安排也充满政治意味,食材以美国牛肉和美国大米为主,反而没有出现日本本土大米。
要知道,大米在日本被视为民族象征,高市的选择显然不是随意的。
这种细节上的“亲美姿态”,被外界看作是刻意讨好。

然而日本国内并不好受,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批评这场访日“失去尊严”,认为高市“跪得太低”。
可是,舆论上的反感并不会改变政治现实,因为在当前经济和安全形势下,日本确实需要美国的支持。

利益交换特朗普这次到日本最核心目的,就是收钱。
他要求日本立即执行 5500 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还要进一步提高防务经费分摊。
这些数字看起来惊人,但对日本来说,不给钱意味着可能失去美国的安全保护。

高市早苗的政府很快回应:将加速落实投资项目,包括能源、人工智能、供应链资源等二十多个方向,首批资金已经进入到美国能源和AI企业。
防卫方面,日本承诺把军费占 GDP 的比例提升到 2%,并提前调整预算计划。
然而,美国的“理想标准”是 3.5%,甚至建议日本向北约的 5% 看齐,这意味着日本未来几年还要持续加价。

面对这种压迫式要求,日本只能玩文字游戏——“逐步增加、根本性强化防卫能力”,但拒绝直接答应数字。
于是双方达成了某种隐性默契:日本交钱搞投资,美国继续维持驻军,日本内部继续唱“同盟稳固”的戏。
从这方面来看,高市的温顺表态,其实是在安抚美国的同时争取更多操作空间。

结语高市早苗的谄媚不是个人软弱,而是一种国家现实。
几十年来,日本的外交核心都围绕一个逻辑运转——“只屈服于更强的力量”,这是它的生存方式。
从安倍到菅义伟,到如今的高市,路线几乎没有变化。
无论谁上台,都要先确保美国满意,然后才有资格谈自主政策。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日本网友怒了!高市早苗被批对特朗普“谄媚过头”》2025年10月29日
中国新闻网:《高市早苗将推荐特朗普角逐诺奖,特朗普称高市将成“伟大的首相”》2025年10月28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8 13:43 , Processed in 8.5176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