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摩托罗拉现在属于哪个公司(摩托罗拉现属于哪个公司品牌)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5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摩托罗拉现属于哪个公司品牌2011年8月,摩托罗拉移动设备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2012年5月,谷歌正式接管了摩托罗拉。现在,我们知道谷歌希望拥有摩托罗拉搬迁的17,000名专利。如今,只有摩托罗拉的解决方案仍在继续摩托罗拉的香。直到今天,摩托罗拉的品牌已经消失了人们的注意。                                
                                
摩托罗拉:传奇品牌的归属变迁与未来发展
作为通信行业的先驱者,摩托罗拉自1928年成立以来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随着行业格局的变化,这个曾经的“大哥大”品牌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本文将全面解析摩托罗拉当前的归属关系、发展历程、技术革新及未来战略。
一、摩托罗拉的归属现状
截至2023年,摩托罗拉品牌已分为两大独立实体:摩托罗拉解决方案(Motorola Solutions)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
  •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专注于企业级通信设备(如对讲机、公共安全系统),仍保持独立上市状态。
  • 摩托罗拉移动:消费电子业务(手机、智能家居设备)于2023年正式归属中国TCL旗下子公司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此次收购标志着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品牌分拆历程
    2011年,摩托罗拉拆分为两个独立上市公司,这一决策源于消费电子市场竞争加剧与企业级业务增长需求。关键节点如下:
  • 2011年1月4日:分拆为摩托罗拉移动(专注手机)与摩托罗拉解决方案(聚焦企业通信)。
  • 2014年:谷歌以$29.1亿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核心专利,随后将手机业务以$29.1亿出售给联想集团。
  • 2023年:联想将摩托罗拉移动业务打包出售给TCL,交易金额约$15亿美元。

    三、TCL时代的技术革新
    加入TCL后,摩托罗拉持续发力中高端市场,核心技术亮点包括:
  • 影像系统升级:与三星合作开发1亿像素传感器,搭载AI场景识别算法。
  • 通信技术突破:moto razr系列折叠屏手机采用第三代星轨转轴技术,弯折寿命达30万次。
  • AI应用深化:引入motorola AI Suite智能套件,支持跨设备协同办公。

    四、市场表现与竞争策略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3年Q2摩托罗拉全球市场份额达3.2%,主要策略包括:
  • 价格带覆盖:产品线横跨$150-$1500价格区间,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 区域深耕:在拉美(巴西市占率18%)、北美(美国运营商渠道占比40%)建立优势。
  • 生态构建:与Google、亚马逊合作优化Android系统体验,推出兼容HomeKit的智能家居设备。

    五、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TCL的全球化资源,摩托罗拉规划三大战略方向:
  • 5G普及化:2024年前实现全系手机5G支持,推出Sub-6GHz与毫米波双版本机型。
  • 可持续设计:采用可回收材料制造设备,充电器包装减少30%塑料使用。
  • 垂直整合:与华星光电合作研发OLED屏幕,降低供应链成本。

    六、消费者选购指南
    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推荐方案:
  • 性价比之选:Moto G系列(起售价$199),支持IP52防水+64MP主摄。
  • 商务旗舰:Edge系列(起售价$799),配备哈苏影像系统+骁龙8 Gen3芯片。
  • 创新形态:razr系列折叠屏手机(起售价$1,199),兼顾便携性与生产力。

    结语
    历经百年沧桑,摩托罗拉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调整重获新生。在TCL的支持下,这个经典品牌将持续在智能手机、物联网及企业通信领域书写新篇章。对于消费者而言,摩托罗拉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与可靠品质,仍是值得信赖的选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8-18 22:55 , Processed in 0.0526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