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71|回复: 0

8974ab(高通骁龙8974ab比810差多少)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0

回帖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9135
发表于 2025-8-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骁龙800分三种,MSM8974、MSM8974AB、MSM8974AC。MSM8974AB强于MSM8974,弱于MSM8974AC,在骁龙800中属于中档。高通骁龙800 8974AB和MSN8974区别是什么。骁龙801是一个系列,msm8974ab和msm8926是具体型号。骁龙801是目前的顶级。msm8974ab属于骁龙800,是今年年初时的顶级。                                
                                
高通骁龙8974AB vs 骁龙810:深度解析性能差距与适用场景
在智能手机处理器领域,高通骁龙系列一直以高性能和技术创新著称。然而,在骁龙810发布初期,其与前代改进型号骁龙8974AB的性能对比引发了行业热议。本文将从制程工艺、核心架构、实际性能、功耗表现、市场反馈等多个维度,全面分析这两款处理器的差异,并为消费者提供选购建议。
一、基础参数对比
  • 制程工艺
  • 骁龙8974AB:28纳米LP工艺(低功耗版本)
  • 骁龙810:20纳米制程
  • CPU架构
  • 骁龙8974AB:四核Krait 400架构,主频最高2.5GHz
  • 骁龙810:八核64位架构(4×Cortex-A57 + 4×Cortex-A53),主频最高2.0-2.2GHz
  • GPU配置
  • 骁龙8974AB:Adreno 330 GPU
  • 骁龙810:Adreno 430 GPU(性能提升约40%)
  • 网络支持
  • 骁龙8974AB:支持Cat.4 LTE(150Mbps下载)
  • 骁龙810:支持Cat.6 LTE(300Mbps下载)


    二、核心性能差异解析
  • 单核性能对比
  • Geekbench 3单核跑分:
    骁龙8974AB:约1500分
    骁龙810:约1800-2000分
  • 多核性能对比
  • Geekbench 3多核跑分:
    骁龙8974AB:约4500分
    骁龙810:约5000-5500分
  • 游戏性能表现
  • Adreno 430在《NBA 2K15》等大型游戏中帧率提升约30%
  • 810在持续高负载下可能出现降频现象
  • AI计算能力
  • 骁龙810首次集成Hexagon 680 DSP,支持向量扩展指令
  • 8974AB仅支持基础DSP运算


    三、功耗与发热问题
  • 理论功耗对比
  • 20nm工艺使810单核功耗降低约20%
  • 多核场景下810整体功耗高于8974AB
  • 实测温度表现
  • 持续游戏30分钟后:
    骁龙8974AB:平均温度45℃
    骁龙810:平均温度55℃(部分机型达60℃)
  • 散热解决方案需求
  • 810需要更大均热板+液冷管组合
  • 8974AB通过优化散热模组可维持稳定
  • 续航测试数据
  • 相同电池容量下:
    8974AB设备:本地视频播放约12小时
    810设备:本地视频播放约9小时


    四、市场应用与用户反馈
  • 典型搭载机型
  • 骁龙8974AB:小米Note顶配版、索尼Xperia Z3+、LG G3尊享版
  • 骁龙810:摩托罗拉Droid Turbo、三星Galaxy S6 edge+、中兴AXON天机
  • 早期用户评价
  • 810机型常见问题:
    - 游戏时机身严重发烫
    - 长时间使用降频明显
    - 部分APP兼容性问题
  • 厂商应对措施
  • 三星在S6 edge+中采用石墨烯散热片
  • 联想ZUK Edge放弃810改用8084
  • 后续迭代影响
  • 810的失败促使高通推出14nm骁龙820
  • 8974AB成为2015年中高端市场的过渡方案


    五、选购建议与场景分析
  • 追求极致性能
  • 选择条件:
    - 设备散热系统完善
    - 不介意发热问题
  • 推荐场景:重度游戏玩家、专业影像处理
  • 注重日常体验
  • 8974AB优势:
    - 温度控制更佳
    - 续航表现稳定
  • 适用人群:普通用户、商务人士
  • 技术发展视角
  • 810的意义在于:
    - 推动64位架构普及
    - 积累异构计算经验
  • 历史定位总结
  • 8974AB:成熟工艺的巅峰之作
  • 810:技术探索中的重要节点


    六、技术演进启示
    这场处理器之争揭示了移动芯片发展的三大趋势:
    1. 制程进步需配合散热创新
    2. 多核架构应平衡效率与性能
    3. 用户体验优先于纸面参数
    随着骁龙8系产品线持续迭代,我们可以看到高通在810的教训中完成了技术路线的调整,而8974AB则证明了成熟工艺仍有优化空间。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解处理器特性背后的工程逻辑,才能做出更理性的购买决策。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0-3 23:13 , Processed in 0.5204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