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7|回复: 0

祸不单行,62页 PPT博士绯闻未了,华南理工大学车祸再上热搜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0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30508
发表于 2025-9-29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官方通报连夜补位:两起事件的关键进展
继一周内两上热搜后,9 月 28 日深夜,华南理工大学(简称 “华工”)相关事件终于迎来官方信息更新。警方与校方的零星回应,却让舆论场上的疑问更加密集。

车祸事件:排除酒毒驾,但 “巧合” 戳痛公众神经
广州番禺警方在 28 日 21 时 35 分发布的警情通报中明确:肇事司机金某已排除酒驾、毒驾嫌疑,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这一结论暂时平息了 “涉酒肇事” 的猜测,但新的追问随即涌现 —— 有网友爆料,事发路段为大学城校区生活区内道路,夜间无路灯照明,且未设置减速带与行人警示标识,“教职工车辆常年高速通行”。
更令人揪心的是时间的巧合:2023 年 9 月 27 日,该校同一校区曾发生共享电动车载人摔倒事故,致一名女生经 31 天抢救后身亡,校方随后明令禁止电动车载人。“两年同一日,两条年轻生命陨落在校园路上”,网友痛斥:“去年禁了电动车,今年为何没守住机动车的安全底线?” 截至发稿,华工仍未就校园交通隐患排查、事故责任认定及家属安抚措施作出公开回应。



绯闻事件:处分落地却现 “反转” 苗头
另一边,62 页 PPT 举报事件的处分结果再生波澜。此前校方仅口头告知举报人 “留校察看”,却对处分时长、学位影响等关键信息讳莫如深。最新消息显示,被举报的公派博士黄某兴已委托律师提交《处分复查申请书》,要求公开听证录像以证清白。
这一举措让事件陷入多重法律漩涡:黄某兴的公派身份意味着其行为不仅受校规约束 —— 根据《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严重违背公序良俗” 可被追回资助经费并取消学位资格,但校方至今未明确是否向国家留学基金会上报情况。同时,举报人张先生因公开含身份证、病历在内的敏感信息,已被当事人王某以 “隐私侵权” 投诉,半数相关微博链接已下架,法律人士指出其或面临 1-3 万元赔偿。

图源:闪电新闻

历史镜像里的安全拷问
两场风波叠加下,华工 2024 年 12 月启用的 “智慧应急指挥中心” 成了舆论焦点。该中心号称集成 “交通车管、智能识别” 等功能,能 “及早消除潜在风险”,但现实却是:车祸事发路段既无智能监控预警,也未落实今年 7 月消防会议提出的 “隐患立即整改” 要求。
更值得警惕的是校方处理类似事件的 “惯性”。2018 年计算机学院院长篡改考研成绩事件中,学校最初同样回应模糊,直至舆论发酵才作出 “开除 4 名教师、问责校领导” 的严厉处分。有校友尖锐指出:“从改分到车祸,每次都是舆论推着走,‘安全一盘棋’思想为何落不了地?”
追问仍在等待答案
官方通报填补了部分事实空白,但更核心的疑问仍悬而未决:
1.车祸责任谁来担? 肇事司机身份是否为教职工?校区道路未设减速带、照明不足是否构成管理失职?
2.博士处分藏何秘? 留校察看时长究竟是 6 个月还是 12 个月?是否会影响已完成答辩的学位授予?是否需向国家退还公派经费?
3.安全承诺如何兑? 面对 “两年同日夺命” 的悲剧,学校将采取哪些针对性整改?智慧应急系统为何未能发挥作用?
从 62 页 PPT 里的道德争议到校园路上的生命之痛,华工的热搜连续剧,本质是公众对 “高校治理现代化” 的深度审视。警方的调查还在继续,博士的复查尚无结果,但校园安全不能等、公信力重建不能拖 —— 这或许才是两场热搜留给所有高校的共同考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0-4 22:32 , Processed in 2.8630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