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7|回复: 0

楼顶球台到世界之巅:蒯曼,和她父亲的“乒乓长征”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0

回帖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9135
发表于 2025-9-30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当今世界乒坛的璀璨星河中,2004年出生于江苏射阳一个普通家庭的蒯曼,正以她独特的轨迹悄然升起。周岁抓周时,她一把抓住的乒乓球,仿佛预示了她未来与这项运动的不解之缘。她的父亲蒯本军,一位中学物理老师,在自家高层住宅的楼顶上改造出的简易训练室,成为了蒯曼乒乓梦想起航的地方。那里没有豪华设施,只有球拍与球台撞击发出的“乒乓进行曲”,日复一日地回荡。
蒯本军身上那种被方言称为“拗”的执着,支撑着他带着女儿踏上了漫长的“乒乓长征”。蒯曼10岁那年,为了寻求更好的训练机会,父女俩辗转湖南、四川、山东、黑龙江等地。这段经历,不仅磨练了蒯曼的球技,更塑造了她不屈不挠的品格。
2020年,蒯曼在困境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奥运模拟赛前,她备受手腕和大腿伤病困扰,近两个月无法系统训练。单打小组未能出线的挫折没有击垮她,哪怕脚掌磨出硬币大的血泡,疼得走路都费劲,她也没有耽误一堂训练课。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在当年的全国青年锦标赛中以全胜战绩夺得女单和混双两枚金牌,并在随后的乒超联赛中成为球队稳定的得分点。

赛场上,蒯曼与林诗栋组成的混双组合,成为了国乒新一代的领军力量。2025年WTT美国大满贯混双决赛中,面对韩国组合林钟勋/申裕斌,他们在首局1比7落后的绝境中,展现出了钢铁般的神经。林诗栋一板反手拧拉撕开突破口,蒯曼的落点控制死死锁住对手中路。他们连追6分,最终扭转局势,以3比0战胜对手夺冠。这一幕,恰如蒯曼父亲所期望的“快慢结合”——在危急时刻能快速调整,在相持阶段能耐心控制。
除了混双的辉煌,蒯曼在单打赛场也展现出强劲实力。2025年乒乓球世界杯,她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虽然最终摘银,但能够晋级世界杯决赛,对当时年仅21岁的她来说已是巨大突破。一年前,她还在小组赛徘徊;一年后,她已能与世界顶尖选手一较高下。这种长大速度,正是她平日“十万次击球、十万滴汗水”累积的结果。
在蒯曼家中,乒乓梦想有了新的传承。她的妹妹蒯捷,名字取自“快捷如飞”的寓意,同样在周岁抓周时抓住了乒乓球。如今,7岁的蒯捷已在少儿乒坛崭露头角,在韩国举行的少儿乒乓球邀请赛中夺得同龄组冠军。姐姐既是她崇拜的偶像,也是她最想打败的“对手”。

赛场外,蒯曼与林诗栋一同保送进入海南大学,成为了同窗。他们在海口街头逛街试鞋,在校园里参加活动,享受着与同龄人相似的青春。这些平凡瞬间,为他们常年征战赛场的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
2022年春节,蒯曼与家人观看电影《长津湖》,影片中志愿军朝着祖国呐喊“新中国万岁”的画面,深深烙印在她心中。父亲在家书中叮嘱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十四亿国人和伟大祖国将是你战无不胜最强大的精神支柱。”这种家国情怀,成为蒯曼征战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从射阳县城顶楼的简陋球台,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蒯曼和父亲用汗水和坚持诠释着梦想的重量。如今,21岁的她已成为乒坛耀眼的新星,但她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随着洛杉矶奥运周期的到来,这位射阳姑娘将继续她的乒乓长征,用球拍书写属于她的时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0-3 21:43 , Processed in 2.1193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