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6|回复: 0

“奥冠”陈晓敏:金牌卖339万后移民,40岁整形成胸模,今咋样?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0

回帖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9452
发表于 2025-9-3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晓敏1977年2月7日出生在广东鹤山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靠酿酒维持一家生计,她是四个闺女中的老二。从小力气就比别人大,帮家里干活时总显出股不服输的倔强。
1989年,她开始正式练举重,进了鹤山县体校。两年后调入广东省举重队,在教练蔡俊成手下打磨技术。
15岁入选国家队,那时候她已经是队里小有名气的苗子。

她的赛场生涯起步快,1993年就在第七届全运会上拿下女子54公斤级冠军,同年11月世锦赛上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金,还创下该级别三项世界纪录。
接下来几年,她像开了挂一样,1994年亚运会59公斤级三金,顺带平一项破两项世界纪录。1995年世锦赛又包揽三金,破挺举纪录。
1996年亚锦赛和世锦赛继续摘金,破抓举纪录。1997年亚锦赛跨级参加64公斤级,还是三金加破抓举纪录。

但那年也出事,她赛前吃含兴奋剂成分的止痛药,被禁赛两年,离开了国家队。
那段时间,她转去读书,学英语,还认识了后来的丈夫伍丹,一位矫形医师出身的按摩师。
禁赛结束,1999年她重返赛场,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63公斤级,她仅用四举就两破世界纪录,拿下金牌。

那是她生涯高光,也让她成为中国举重史上的标志人物。
2001年九运会发挥失常,只得第八。
伤病积累太多,腰椎变形、腿神经损伤,2003年26岁退役。

退役后,她先去广东商学院(现广东财经大学)读法律,拿学士学位,还当选广东省十六大党代表。
之后进羊城晚报集团,任团委书记和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转型文化工作。
退役同年,她就把生涯九枚金牌拍卖了。

先在3月拍掉部分,得118万。6月东莞拍卖会上,奥运金牌以128万成交,总计339万。
这事当时炸锅,有人骂她不尊重荣誉,觉得金牌是汗水结晶,不该卖。
但她把钱全捐给家乡鹤山建希望小学,那学校后来容纳几百学生,配电脑室和热水系统,帮助农村娃上学。

她亲自参与建校,从选址到施工把关,确保质量过硬。
那些质疑声后来淡了点,因为事实摆在那,她用行动换来实打实的公益价值。
拍卖后,她的生活渐趋平静,但伤病没放过她。

腿神经痛得影响走路,腰椎问题坐久了就麻。国内治疗见效慢,她听说澳洲医疗先进,尤其运动康复。
2013年,她带全家移民澳大利亚,丈夫伍丹和儿子一起过去。
移民后,她在那边接受系统治疗,腿步子稳了,腰痛缓解。

有人说她移民是忘本,国家培养了她,她却走人。但想想她那些年为国争光,拿金牌时大家欢呼,退役后伤病缠身,得自己扛。
移民让她身体好转,也让她有机会涉足商业,她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开办移民投资公司,还投资房地产,买低卖高,积累资产。
澳洲生活让她多出时间陪家人,儿子长大上学,她和丈夫感情稳固。

2016年,她回国报名第十届中国胸模大赛。为了参赛,她去广州美容医院抽大腿脂肪移植到胸部和脸部,调整身形。
比赛中,她晋级十强。
这事又引来议论,有人觉得奥运冠军转行模特不搭调。

但她退役后想试新领域,活出自己,不再背负国家形象的包袱。
如今她48岁,在澳洲悉尼郊区安家,房子带小院,生活节奏慢下来。事业上,她扩展房地产投资,账户稳定增长,还合伙移民公司,帮人办手续。
公益没停,在当地华人社区捐款,参加义卖,也关注家乡希望小学,追加资金扩建。

她从金牌到拍卖捐款,再到移民转型,中间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清楚。
参考资料
奥运冠军陈晓敏卖掉9枚金牌,换399万用于公益 中华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0-4 05:08 , Processed in 0.9075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