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16|回复: 0

雨后徒步藏龙涧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0-14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雨后徒步藏龙涧

宋文东

这个国庆假期,我没有去外地旅游。也不是不想去,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没找到合适的线路,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团队;二是节假日各个景点都是人挤人,我一想就头大,也不想去凑这个热闹。我想还是一如既往地在济南周边一带坚持“每周一爬”吧。也是数十年不遇,假日的山东以及邻省都是阴雨连连,淅淅沥沥地下个没完,真是令人犯愁。还好,天气预报7日无雨,好梦便要组织大家去博山爬山。但是6日白天小雨下了一整天,晚上继续,一直到次日凌晨还没有停的意思。好梦急得一夜没休息好。济南到博山近百公里远,且阴雨天气,让人难以安心。我向好梦建议改变线路,不去博山,就近到山路较为平缓的藏龙涧徒步,这个假期也算有个交代。即使天气预报得不准,我们打把雨伞也不碍事。好梦采纳了我的建议。
7日7点左右,小雨忽然停了。我心里道,每次爬山,老天爷都很眷顾我们,今次又是,真令人感动。8点多钟,我们8个人的小分队从浆水泉水库东岸上了山。今年的雨水下得勤,库水已经放了几次,现在又快蓄满了,像一大块碧玉似的,看一眼也觉着舒心。这条山路我们经常走,由于是砂石路,所以不难走。松叶被雨水洗濯一新,分外青翠。林间空气清新、湿润,还带着一丝松香味,沁人心脾。路边的小灌木叶子上还挂着晶莹的雨珠,甚是可爱。



浆水泉水库到藏龙涧“八仙桌”一段山路接近4公里,政府在修建山体公园时,尊重市民意见,没有大修大建,基本保持原貌,仅在个别地方修建了几段木阶梯,简便实用美观,颇受市民欢迎。



山路比较平缓,在一望无垠的松林里蜿蜒曲折,像一根粗大的绳索似的一眼望不到头。虽然连续地下了几天的小雨,小路上也出现了几处小水湾,却一点也不妨碍行走。山路大都处于陡峭的半山坡上,由于松林茂密,令人丝毫也感觉不到危险,就像走平道一般完全可以放松身心。我偶尔瞥一眼山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已经爬得离山根很高了。那密林幽谷,在淡雾之中深不可测,宛如仙境。






记得狸猫山西北角有一段山路比较陡滑,可能是我们今日之行的难关,以前非雨天从那里经过,也得小心翼翼,在山体公园建完了之后也没有大的改观。但是这次我们经过那里时却一点也不湿滑,山路好像被人修整过,不知道是政府安排的,还是善人做的好事呢?我们经常在野山上行走,类似的情况也见得不少,那些野山上的险段、难关,都有善人简单地修整,以方便驴友行走。我就想,今日的社会,尽管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不可否认,还是好人多啊!
经过大馍馍山、狸猫山、穷山,我们顺利地抵达了“八仙桌”。以前来,还没有跷跷板、以及其他的健身设施,现在增加上了几项,真好!几位女驴友尽管都不年轻了,却像老顽童似的玩起来就没个够。



“八仙桌”所在的小树林还是老样子,不过以前每次来,这里都很热闹,已经成为了游客驿站。今天的游客不多,仅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估计与天气不好有关吧。树林里有两个小木屋,与我们在大馍馍山旁边见的那个几乎一个摸样。旁边的矮石凳上增加了木面,这样游客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就比生冷的石头舒服多了,记得上次来还没有呢。只是两张“石板桌”换了两块稍平整的石板,比过去驴友们用几块大石头拼凑在一块好多了。但石凳还是乱石头,而且有的石块还尖斜着让人没法子坐,算是一点瑕疵吧。辰桑观察得很仔细,说,都叫“八仙桌”,怎么成了七仙、六仙了?我见两处简易石板桌子旁边确实只有六个或七个石头座位,“八仙桌”的确名不副实。其实在早的八仙桌,我们也曾经在这里用过午餐,也没注意到究竟是不是八个座位,我琢磨着驴友当初可能也只是以“八仙桌”的名义给这里命的名吧。



为了安全,我们没有下藏龙涧的打算,也没有翻过官山橛去藏龙涧南岸黑峪大饭店的想法,因为下藏龙涧有的路段比较湿滑难行,我们就不去自找麻烦了。从官山橛往西有一条防火路,一两年前还是土石路,现在变成了平整如镜的水泥路,在上面行走十分逍遥。大家沿路往老虎山方向迤逦而去。



路边大多数的黄栌都还青着,唯有一棵似乎焦急了点,已经黄叶过半,甚为惹眼。也不知道是这里的小气候所致,还是什么原因,我们谁也说不清楚是什么缘故。前几天,好梦组织几位驴友去鸡冠岭爬山,就遇到了一棵火红的黄栌,也是满山黄栌之中的唯一,真让人不可思议。他们逮着这棵黄栌拍了许多的照片,颇为诱人。那天我没有去,看到照片还不大相信呢。因为按照时令,济南地区看红叶得在10月底以后。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黄栌也应该不会例外吧。



到了官山橛西面的山脊上,一直阴着的天空忽然出了太阳,令人感到很亲切。太阳一出,地面很快地就干爽了。可惜太阳仅仅短暂地露了几次面就跟大家拜拜了,直到我们下了山再也没有出来。我们沿着水泥路一直西行。绕了几个弯儿,过了一处观景台,前面路北有座不知名的山峰可以跟华不住山媲美。西边不远处还有一座山,山峰较为平缓类似于鹊山,峰顶上有座铁塔,亦不知其山名。两山之间有道狭窄的石头山梁将二者连了起来,像一座桥。东面的山峰尖锐高耸,看着比较险峻。我曾经几次路过这里,也有登顶的想法,但都放弃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驴友豌豆花忽然说,山石都干了,咱们爬上山峰去看看吧?好梦、么么等驴友也都有此意。我虽然并不太情愿,但也懂得大家到户外就是为了寻开心,我不能拖大家的后腿,扫大家的兴。
山坡为石崖,但有层次感,像垒砌的一座宝塔似的。辰桑曾经来爬过,他一马当先在前面领路,转眼就到了山峰之半。我是自叹弗如。我因为有点恐高,所以并不敢往身后看。及至登上峰顶,那种成功的喜悦之情乃油然而生。大家用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陆续地登上了峰顶。



站在峰顶,居高临下,往北看去:三面青山环绕风景优美的浆水泉水库在淡雾里犹如一面长条镜子似的镶嵌在济南城的东南边缘;东望,相距不远的牛尖山和山顶的铁塔清晰可见,那山峰也是尖尖的,与我脚下的不知名山峰东西呼应,倒也对称;往南看,眼皮下的半山坡上就是那条东西蜿蜒的防火公路,东面通往官山橛方向,西面通向佛慧山,正南面就是连接仲宫北的连绵不绝的山川,那依稀的山峦之间点缀着许许多多的村庄,像梦里似的。
我们从山的西侧下山,一直沿着山梁走到西面的那座山头。



山梁上五颜六色的野花都在绚烂地绽放,其中的一种黄花格外醒目,我以为是菊花,但又不敢肯定。查《形色》,才知道是苦菜花。印象里的苦菜花开得没有这么大,尽管也是黄花,却小而碎。秋天的时候,我们家乡漫山遍野到处都有苦菜花的身影,是秋野里的小明星,可谓出尽了风头。因为我的家乡的山上既没有枫树,也没有黄栌,只有一些野花。春天里山上的苦菜是最多最嫩的时候。我们小伙伴经常结伴儿上山剜野菜,如果剜多了,我母亲还会做小豆腐给我们改善生活。苦菜还是家家养的猪、鸡鸭们的主食。苦菜洗干净了,还可以蘸酱吃。我对苦菜蘸酱这道现代美味却一直不感兴趣,也许是小时候吃得过多了吧?



山上还发现一种不大常见也很不起眼的植物——地衣,也叫地耳、地皮菜等,别的名也很不少。雨后的地衣,趴在地皮上如泡过的木耳,零碎的鲜海带似的,其邋遢的形象,简直让人不屑一顾。但据资料介绍,其蛋白质含量高过鸡蛋,锌、铁、钙等多种矿物质含量也较高,营养非常丰富。地衣可以凉拌、炖豆腐、打汤,都很美味。我们胶东的山上似乎没有地衣,我也是近年在济南的南山上才认识的。



爬上山顶,俯瞰西南山下,一座现代化的立交桥连通了济南南部的东西南北,雄伟壮观。忽然想起,它就是济南二环南路的扳倒井立交枢纽,是我们每周去南山爬山的必经之地。当年为了修建这座立交桥,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扳倒井村民整体搬迁到了附近的山上,为省城的交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为扳倒井的村民顾全大局,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点一个大赞!



我们下到防火道上,继续西行。穿过浆水泉水库南山的松林,浆水泉水库就在眼前了。

(本文部分插图选用了同行驴友的摄影作品,在此致谢!)

2025年10月10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9 23:09 , Processed in 1.2482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