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18|回复: 0

去费县一趟,谈谈对费县的了解和看法,不知道对不对?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0-14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日兰高速的费县立交桥下来,向县城驶去,沿途看到道路两侧有很多卖奇石的。突然间想到,以前有个朋友说过费县是奇石之乡,县里有个中华奇石城,在鲁南很有名气。
我是个奇石爱好者,既然机缘巧合路过此地,那肯定得去看看。
我先是参观了奇石街,而后又前往县城看了看。
回来后,又查阅了一些资料。下面谈谈我对费县的了解和看法。

  • 费县,是一个自媒体比官方媒体影响力还要大的城市。费县是一个低调的小县城,它在官媒中很少出圈,所以也没啥知名度。好多外地人知道费县,是因为自媒体,前几年,网红拉面哥让很多人知道了费县,还有网红小鱼儿夫妻,拍摄了很多反映费县农村的生活片段,也给费县带来了很多流量。


  • 费县,是一个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县。第一次听说“费县”之名,就感觉这个名字不太好听。因为“费”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浪费”“花费”“过度消耗”这些不太好的词儿。
    我这个想法,当然是瞎琢磨,不靠谱。
    从费县回来以后,我在网上查了好多资料。网上普遍认为,费县在远古时期,是鄪(bì)国的地盘,“费”字来源于“鄪”字,西汉刘邦统一天下后,开始设立郡县,费地始称费县,算起来,已经有2200多年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费”字是从“夷”字演变来的,因为费县曾是东夷部落的重要活动区域,“费”字的甲骨文是“弗”,与“夷”字通用。
    鄪国还有一个演化的地名,就是毕城。因“鄪”字太生僻了,人们便将村名鄪城改为毕城,从费县立交下来后,在浚河两岸,可以看到路上有“西毕城”、“北毕城”、“南毕城”等字样的村庄,我估摸着应该还有个东毕城,这四个毕城村,可能就是古代毕国都城的四个方向对应的地方。



  • 费县,是当之无愧的“果篮子”与“菜篮子”。费县地处沂蒙山中心,经济上说穷不穷,说富不富;除了板材加工,在工业上缺乏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在农业领域,费县有很多拿得出手的特产。
    它是著名的山楂之乡、板栗之乡,另外,马庄镇核桃,许家崖黄梨,胡阳西红柿,都比较有名。



  • 费县,是长寿之乡。费县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费县盛产的各类蔬菜水果,能保障居民日常摄入大量新鲜的农产品,这大概是费县能成为“长寿之乡”吧!当地人说,费县人口平均寿命81岁,县里有很多百岁以上老人。



  • 费县,是奇石之乡。县内有著名的中华奇石街。无石不成山,沂蒙山腹地的费县,最不缺的是石头,这里奇石遍地,美石众多,费县奇石有北太湖石之称,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有的像飞禽走兽,有的如玉树临风,有的似天外来客,有的欲飞向太空。



  • 费县人杰地灵,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宋代大词人柳永的出生地。颜真卿祖籍费县方城镇,县政府南侧沿河公园内,建有颜真卿公园和纪念馆。



  • 费县的招牌景点,是天蒙景区。景区内的白石屋村,是《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悬空于峭壁上玻璃平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挑战;世界第一行人悬索桥,横跨玉皇宫和望海楼;云瀑洞天,被称为“天下第一巨石阵”,这里有一块重达百吨的天然巨石,人站石下,以一指之力,可使之微微颤动,让你体验“四两拨千斤,一指运乾坤”之玄妙。
    毕竟只是路过,很多都是网上查阅的,对费县了解的还不够。如果你还没有来过费县,不妨找个时间,来这里走两步,感受一下这座小城的魅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9 23:04 , Processed in 6.1718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