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21|回复: 0

如何看待唐国强说的:“人类演员会被 AI 取代”这个观点?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0-27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是否认同唐国强说的「人类演员会被 AI 取代」?他强调了表演本质是“以假乱真”,并引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形体动作方法,指出情感可通过训练固化,类比AI利用大数据模拟表演的可能性。


我认同唐国强老师的话,在未来演员唯一的优势就是创新力,你是否具备创新力是否具备探索自己的未知能力,如果想要靠一套演技吃遍天那肯定不行的,因为AI可以训练可以学习。
无论你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能学习,当然也不能理解为犯错,也许过去是靠所谓的运气意外走红,有些演员的特殊动作特殊语言而火热了!

但我觉得AI可能有能力去通过一个演员的训练之后,去分析过去的受众,然后再去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用户画像的捕捉以及关注点的捕捉,也许会预设下一个走红的契机,甚至是故意搞怪(好像是犯错了一样失误了一样)但其实就是拿捏的一种方式!
因为读懂作品走进心灵,深刻感受,能产生创新,能产生自我的思考力,然后形成自己的创新,也许能获得认可!但如果这个演员把自己对于这个演戏过程的思考通过网络分享了,这种思考方式可能也会被学习,在下一次遇到作品的时候,也能探索,也能尝试创新!如果形成固化的思考方式的演员也容易被替代!

反而那种别出心裁,能够一段时间又意想不到的角色和表演,也许就很难分析规律,也许就不容易把控了,但能多方面拿捏,各方面都能创新的演员也许AI就不容易学习了!因为训练的AI想要创新想要智能化达到用户需求,他一定会研究规律,探索方法论!
那么AI自己怎么看,我让知乎直答续写了下这篇文章,它给的答案也非常有意思,我们来看看!

AI学表演确实有两把刷子,你看现在有些虚拟偶像唱歌跳舞比真人还稳,连老戏骨的经典片段都能扒下来模仿。但真到了较劲的时候,它总像隔着层玻璃——能看见样子,摸不到温度。
就拿哭戏来说,AI能学巩俐怎么皱眉、张曼玉怎么掉眼泪,连嘴角抽搐的频率都能调得一模一样。可真人演员哭的时候,心里想的可能是小时候弄丢的猫,是刚分手的夜,是偷偷藏在枕头下的委屈。这些藏在动作后面的“小心思”,是AI翻遍数据库也偷不走的。它能复制眼泪的轨迹,复制不了心揪着疼的感觉。

更别说演员那些“不按剧本出牌”的瞬间。有次看话剧,男主角忘词了,突然抓着女主角的手说“其实我等这句等了十年”,全场掌声比背对台词还响。这种临场的“野路子”,AI敢试吗?它得算概率、查数据,等它算明白,观众早掏出手机刷短视频了。
说到底,AI是个“规律控”,最爱把表演拆成“三步哭法”“五式愤怒”。可真演员不是机器,今天失恋了演坏人带点丧,明天中彩票了演穷人透着乐,这种跟着生活晃悠的“不稳定”,恰恰是最珍贵的“人味儿”。

所以啊,演员别怕AI。你只要别把自己活成“演技模板”,多琢磨点“只有我能这么演”的坏点子,多尝尝生活的甜酸苦辣,AI就算把数据库学穿了,也抢不走你那口“带着热气的饭”。毕竟观众买票,看的是活人怎么折腾出活戏,不是看机器人精准复刻说明书。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9 15:20 , Processed in 0.7209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