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20|回复: 0

美前军官点评!福建舰甲板设计藏隐忧?中美航母真实差距在这里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0-27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歼-35隐身战机从福建舰甲板上一跃而起,电磁弹射器短短几秒内将战机加速到起飞速度,这一幕让无数军迷热血沸腾。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甚至抢先美国实现了隐身舰载机的电磁弹射起飞。

但就在大家为中国航母技术欢呼时,一位美国前海军军官却泼来一盆冷水——他说福建舰有个关键设计,可能让它的实战效能还比不上50年前服役的美国尼米兹级航母。
这位名叫卡尔·舒斯特的美国前上校指出,福建舰的飞行甲板布局存在“先天不足”。他通过卫星影像和公开资料分析发现,福建舰的斜角甲板与航母中轴线夹角只有6度,而尼米兹级是9度。别小看这3度差距,它直接影响舰载机起降效率。
更麻烦的是,福建舰的降落区向前延伸得太长,舰载机降落后滑跑路线会横穿前方两条弹射器。这意味着回收飞机时,这两条弹射器没法用来起飞战机。
现代海战讲究的是“时间窗口”,谁能更快出动更多舰载机,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尼米兹级航母优化了几十年的甲板作业,能实现起飞和降落同时进行,高峰时一天能甩出去近280架次飞机。福建舰受限于甲板布局,可能得在“起飞”和“降落”之间二选一,实际出击效率或许只有尼米兹级的60%。

为什么中国在电磁弹射这样的高技术上突破了,反而在甲板设计上“踩坑”?其实这背后是经验差距。美国航母运作近百年,参加过二战、海湾战争等大量实战,每一条作业规程都是血泪教训换来的。
而中国从辽宁舰起步才十多年,很多设计还停留在理论优化阶段。另一位美国退役军官基思·斯图尔特说得更直白:“在风浪中夜间降落,甲板起伏18英尺,飞行员看着仪表指针乱晃,那种压力环境下,任何一个设计瑕疵都会被放大成致命风险。”
不过福建舰的甲板设计选择也可能是有意为之。作为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它优先保证的是技术可靠性和训练安全性。
电磁弹射本身已经让歼-15T和空警-600能“满油满弹”起飞,战力比滑跃式航母翻了几倍,再说,8万吨的福建舰本就是过渡型号,大连船厂里那艘传说中的004型核动力航母,据说直接对标美国福特级,甲板布局肯定会优化。

看看美军自己的教训吧——福特号航母虽然2017年就服役,但电磁弹射故障频出,到现在还没完全形成战斗力,中国一步到位跳过蒸汽弹射,直接攻克电磁弹射,并且让歼-35、空警-600、歼-15T三型舰载机快速上舰,这速度已经让西方瞠目结舌。
航母强弱从来不只是比技术参数。美国那11艘核动力航母背后,是覆盖全球的补给网络、经过实战检验的指挥流程、和一代代传承的甲板作业经验。
中国航母要想真正走向深蓝,除了继续造更大的船、更先进的飞机,还得补上“经验”这堂必修课。好在中国人最擅长“后来居上”,辽宁舰改装时电缆重铺了2600公里,山东舰优化机库让载机量提升50%——这种迭代速度,可能用不了几年,福建舰的甲板局限就会成为历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9 12:44 , Processed in 5.83662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