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15|回复: 0

11.1苏超决赛在即,最大“金主”资产逼近5万亿,还有谁接住了“泼天流量”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0-3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耿朴凡
“苏超”总决赛将于11月1日在南京拉开战幕。10月30日晚间,最大“金主”、“苏超”总冠名商江苏银行晒出最新“成绩单”。
前三季度,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71.83亿元、同比增长7.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83亿元、同比增长8.32%。
新苏商注意到,江苏银行在上半年末晋级城商行“一哥”,截至9月末总资产已逼近5万亿元,地位进一步巩固

来源: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坐稳城商行“一哥”
江苏银行于2007年1月挂牌开业,总部在江苏南京,2016年8月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苏银行再次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实现营业收入671.83亿元,同比增长7.83%;实现归母净利润305.83亿元,同比增长8.32%。其中,三季度,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3.19亿元,同比增长7.93%;实现归母净利润103.44亿元,同比增长8.84%。
上半年末,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的资产总额,超过资产总额4.75万亿元的北京银行,成为新的城商行“一哥”,双方差距超过400亿元
新苏商注意到,北京银行在过去18年来,一直稳坐头把交椅。2020年开始,北京银行营收增速开始明显放缓。今年前三季度,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15.88亿元,同比下降1.08%;实现归母净利润210.64亿元,同比增长0.26%,增速显著落后于江苏银行。
截至三季度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4.89万亿元,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4.93万亿元,逼近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20%。在业内看来,江苏银行已彻底完成对北京银行的超越,“一哥”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800万总冠名收获“泼天流量”
虽然近年来江苏银行始终保持行业中较高的增速,但在外界看来,其在今年顺利登顶城商行“一哥”,押中“苏超”带来的“泼天流量”功不可没
作为业余足球赛事,“苏超”在赛前并未获得太大关注,赞助商也是少得可怜。江苏银行作为江苏本土金融大户站出来拿下总冠名。据媒体报道,江苏银行独家冠名赛事的费用大约在800万元左右。
然而,随着“苏超”赛事热度日益高涨,品牌赞助商纷至沓来,门槛也是水涨船高。江苏银行作为最大“金主”收获巨大流量,实现了从门票到球场、球衣袖标、球场LED屏等全方位的露出。外界调侃,相比中超高达上亿元的冠名费,江苏银行“800万花出了8个亿的效果”
在江苏银行看来,“苏超”是其搭建多元智慧金融场景的成功实践案例。江苏银行2025年半年报中提到:创新“体育+金融”场景,冠名“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及重点城市马拉松赛事,将赛事热点转化为经营流量,发挥金融促消费作用。
据悉,作为“苏超”现场观赛的抢票渠道之一,江苏银行手机银行APP装机量在“苏超”开赛后激增,目前客户数近2200万,月活客户数突破760万户,持续位列城商行第一。
南京文旅也是“苏超”赢家
经过数月的较量,“苏超”总决赛即将打响。这场备受瞩目的体育盛宴,也为江苏文旅市场带来巨大增量。
据悉,11月1日晚,南通队、泰州队将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上演最终对决。虽然南京队没有闯进决赛,但南京奥体中心作为南京体育的重要门面,屡屡创造“苏超”上座人数新纪录
此前10月18日“苏超”半决赛“宁泰之战”现场,南京奥体中心涌入了61565名观众,再次刷新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的上座纪录。自今年7月以来,这里已连续六次创下“苏超”现场观赛人数纪录。即将在11月1日晚上演的总决赛,中签率仅有1.2%,上座纪录有望再次刷新。


来源:南京发布
“苏超”引流,南京文旅成为“大赢家”。10月31日,南京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南京经济运行情况,其中,“苏超”带动赛事经济、博物馆经济增长,体育竞赛组织、博物馆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8%和10.5%
单日数据也足以印证“苏超”给南京带来“真金白银”——10月4日“苏超”淘汰赛首场“宁连之战”当日,南京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的文旅商业企业实现交易金额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600万元。
此外,“苏超”还带火了多个城市:比赛前期,苏南的常州队因为开赛3个多月“一球未进、一场未赢”,在社交媒体收获巨大流量;比赛中期,苏北的淮安队因“战苏北一场未赢,战苏南一场未输”出圈,被戏称为“浪里马”“平南王”;比赛后期,苏中的泰州队先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点球淘汰常规赛排名第3的徐州队,接着又在半决赛中点球淘汰排名第2的南京队,以“黑马”之姿成为新的“话题王”。
据江苏省商务厅,自5月10日开赛至10月8日,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达108.85亿元,同比增长34.03%,客流量同比增长31.9%。1-8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984.7亿元,同比增长4.1%,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编辑:徐培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9 03:36 , Processed in 2.3343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