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17|回复: 0

赵朝传&朱卿夺魁!#2025杭马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1-3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11月2日早晨7点整,2025杭州马拉松在初秋的微凉中如期鸣枪开跑。作为创办于1987年的经典老牌赛事,杭马今年依然吸引了众多跑者参与。
国内男子选手方面,王红伟、粟国雄、管油胜、武明瑶等名将齐聚;女子组中,大众跑者中的标杆人物黄菲与朱卿也双双亮相。
半程马拉松阵容同样不乏亮点,四川队马瑞、陕西队张校瑞、云南队贺应兵和徐国歌等专业选手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竞技强度。

由于本周末同期举行的北京马拉松分流了部分精英选手,一些往年常出现在杭马赛道上的名将今年未能亮相。
比赛当日气温约13-18摄氏度,较为适宜选手发挥。杭马与北马的发枪时间相隔半小时,两场大赛之间仿佛展开了一场无声的隔空较量。




比赛开始后,云南选手赵朝传紧随三位外籍选手,稳居领先集团。从节奏与姿态来看,他本场比赛目标明确——冲击个人最好成绩。
尽管在13至14公里左右逐渐被外籍选手拉开,他仍牢牢锁定国内男子第一的位置。近期状态出色的武明瑶则始终处于国内第二。


最终,赵朝传以2:12:54的成绩斩获国际第四、国内第一,不仅成功刷新个人最佳,首度突破“213”大关,也打破了杭马中国籍选手赛会纪录。
今年以来,赵朝传的成绩稳步提升:无锡马拉松跑出2:13:38,接近个人最佳;南京仙林半马再度实现PB。在张国伟教练的指导下,他的训练成果显著,状态持续向好。
赛后,赵朝传向「98跑」表示,这一成绩极大增强了信心,他也计划在下半年的上海马拉松中继续挑战更高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杭马冠军也是他职业生涯中首个重大马拉松赛事桂冠。


武明瑶以2:16:37获得国内男子亚军,继西安马拉松后再次站上领奖台。冲线时他面露痛苦,可见比赛过程并不轻松。

老将粟国雄以2:18:27收获国内第三,继上周天津马拉松后再度背靠背登台,展现出稳定的竞技水平,他也曾是杭州马拉松的国内冠军。


女子组方面,朱卿以2:32:48夺冠,首次问鼎杭马。她在上周长沙半马夺魁,前一周西安马拉松也跑出个人第二佳绩,状态持续在线。
尽管她坦言本场比赛节奏略有波动,前半程偏快,但对最终成绩与名次表示满意。虽然未刷新个人最佳,但此役作为她下半年首个全马冠军,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陈林明与唐晓芳分别以2:37:14和2:37:37获得亚军与季军。





本届杭马半程组竞争激烈,特邀选手马瑞与贺应兵两位“00后”实力选手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比赛中段,马瑞一直保持领先,直至最后直道阶段先后被赵香波与张校瑞超越。

最终,张校瑞以1:04:53夺冠并实现个人最佳,连续在西安、长沙与杭州三场大赛的半程项目中夺冠,也将自己在长沙创造的1:04:59的半马最好成绩进一步提升6秒。
作为陕西队主攻5000米的场地赛选手,他在末段的提速能力或是制胜关键。赵香波与马瑞分别以1:04:55和1:04:56获得二、三名,三人成绩极为接近,并共同大幅刷新了杭州马拉松半程组赛会纪录。

女子半程组中,周文香以1:12:54夺冠,蒋洪美与张小杰分别以1:15:59和1:16:19位列二、三位。




2025年马拉松赛季,特别是处于全运会周期末段的“空窗期”,为中国的路跑赛场带来了一个显著特征:体制内专业选手与体制外职业跑者同场竞技的格局愈发清晰与激烈。这种交汇不仅丰富了赛事阵容,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马拉松的竞争生态与发展路径。

对于体制外的职业跑者来说,这段时期无疑是宝贵的“机遇窗口”。在没有全运会硬性指标的压力下,众多商业赛事成为了他们展示实力、争取奖金和积累声誉的主要平台。
以管油胜为代表的职业跑者,他们的参赛频率和战术选择完全基于竞技状态和市场规律,形成了高度职业化的生存模式。他们活跃在各大赛事中,通过稳定的高水平发挥,不仅赢得了商业赞助,还向公众展示了在传统体制之外,依然可以走出一条可持续的职业道路。

与此同时,一些未能直接获得全运会参赛资格的体制内选手,也在此期间选择通过比赛来“以赛代练”。这些选手参加像杭马这样的高水平赛事,目的多样化:有些是为了保持竞技状态,积累大赛经验;有些则希望通过取得优异成绩来争取更高的名次,并赚取一定奖金以增加收入。


这种交叉竞争,催生了“鲶鱼效应”,整体提升了赛事的竞技水平和观赏性。当赵朝传、管油胜等不同体系的选手在赛道上一较高下,比赛的结果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
这种融合打破了以往泾渭分明的界限,使得国内组的竞争不再是封闭的内部循环,而成为一个更开放、更残酷,也更能真实反映当下中国马拉松实力的角力场。


长远来看,体制内与体制外力量的持续互动与竞争,正在为中国马拉松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它促使双方在训练理念、恢复手段和参赛策略上相互借鉴,共同推动着成绩壁垒的突破。
一个健康、多元的马拉松生态,既需要体制内“正规军”的科学训练体系作为基石,也离不开体制外“生力军”带来的市场活力与职业化探索。2025杭马,正是这一生动图景的集中展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8 18:34 , Processed in 4.6228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