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查看: 16|回复: 0

稀土牌又打响!中美刚握手,美国转头就翻脸?中国一招让他们慌了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0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8504
发表于 2025-11-6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30号,马来西亚吉隆坡,中美两国签了个暂停关税的新协议。
当时不少人都松了口气,觉得打了好几年的关税战总算能缓一缓。
可谁能想到,这协议墨迹还没干,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跳出来“找茬”了。

这次协议里中国做了不少让步。
比如恢复进口美国大豆,还同意把稀土出口管制延长一年。
本来想着双方各退一步,好好理顺下贸易关系,结果贝森特先不按常理出牌。

他先是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和路透社的采访,张嘴就说中国掌握稀土太集中、太危险,算不上“可靠的贸易伙伴”,还放话要是中国不履行协议,就恢复加税。
这还不算完,到了11月2号,贝森特干脆跑到电视上接着说。
又是指责中国“控制稀土”,又是说中国“不守信用”,末了还补充一句,要是中国不履约,美国会有“更多筹码”。

我当时看到这段采访都懵了,这哥们是忘了自己刚在协议上签字,还是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认真履约?
协议是幌子,稀土才是真目标后来仔细琢磨琢磨,才发现贝森特嘴上说的是“协议”,心里急的其实是“稀土”。

目前全球的稀土产能,中国占了七成多;至于精炼能力,更是占到了九成八。
这可不是普通资源,美国的半导体、军工、航天、新能源这些高端产业,离了中国稀土基本玩不转。
美国不是不知道自己这短板,这些年一直喊着要“去中国化”,可推进得比想象中难多了。

本来想靠这次签协议争取点缓冲时间,自己偷偷攒点“家底”——比如跟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签协议,想建个稀土替代供应链。
他们说这是“去风险”,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就是想“去中国”,只是现在没那本事彻底脱离。

面对美国这步步紧逼的架势,中国早就有准备。
今年10月,咱们就出台了新的稀土出口管制规定:只要出口产品里含0.1%以上的中国稀土成分,就得报批,相关技术也不能随便转让。

毫无疑问,这招既是为了国家安全,也是为了防止核心资源被当成“白菜价”卖出去。
这次吉隆坡谈判,中国同意延长出口管制一年,但没答应完全放开。
本来想觉得这是很明显的“以时间换空间”,留一手是基本操作,可美国偏偏不买账。

那贝森特为啥这么急着在协议后放狠话?其实原因很现实,2026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
这次协议里说的“暂停关税一年”,说白了就是美国给自己争取的缓冲期,特朗普政府最怕贸易冲突影响选情。

贝森特还说要在两年内摆脱中国稀土依赖,我当时听了就觉得不靠谱。
后来发现,这其实是在“打时间差”——反正2027年特朗普任期就快结束了,到时候真没摆脱也不用他负责,反而能说“你看,我们一直在努力”。
他还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如果中国停止稀土出口,那是严重错误”。

这话听着像“劝”,其实满是慌张。
他们比谁都清楚,稀土这张牌真打不得,一旦中国断供,美国很多产业都得“断粮”。
美国现在跟澳洲、日本谈得热火朝天,可这些国家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能力,跟中国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就算现在动工建产业链,没有五八年根本搞不定。
更何况美国自己的工业体系效率也不算高,光靠喊口号一点用没有。
所以贝森特嘴上硬气,心里其实怕得很,就怕中国现在就“断供”。

这就像有人突然说要“脱离米饭改吃全麦面包”,还不准用面粉机,那不就是打算生嚼麦粒吗?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贝森特“开炮”的前一天,中欧刚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升级版的出口管制对话。
中国明确说了,暂停稀土出口管制的措施也适用于欧盟。

这下美国更坐不住了——他们本来就不愿意看到中欧关系缓和,更怕欧盟“分到稀土这块蛋糕”。
毕竟蛋糕就这么大,美国想自己先吃,哪管盟友的死活?所以贝森特这时候闹腾,不只是压中国,更是敲打印度:“别想太多,稀土我们先要!”
中国应对有章法:稀土不是软柿子说到底,美国这次又走了老路子:先打压中国逼让步,接着再继续打压。

贝森特的这些发言,就是“边谈边打”战术的一环。
嘴上说要合作,实际行动却不断加码,这种“两面手法”,中国早就见惯了。
但这次不一样,中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轻易退让。

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不是用来换妥协的筹码。
咱们的态度很明确:你想合作,我们欢迎;你想威胁,那我们也不是吃素的。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要是真拉着盟友建替代链,中国会不会受影响?短期肯定会有压力,但长期来看,美国想彻底摆脱中国稀土没那么容易。

先不说建产业链需要的时间和资金,单说技术积累,中国现在掌握了全球近六成的稀土专利,提炼纯度能稳定在99.99%以上,这些都不是美国短期内能追上的。
而且中国的稀土产业早就形成了闭环。
比如白云鄂博矿床,除了稀土还发现了鄂博铌矿、翟钪闪石这些新矿物,战略储备一直在丰富。

再看成本和效率,中国稀土提炼的良品率比美国高不少,配套产业也完善,形成了规模效应。
美国想找替代品,光成本这一关就很难过去。日本之前试着从澳大利亚进口重稀土,成本比从中国买高了三成还多,长期根本扛不住。
现在中美看似握手言和,其实底下暗潮涌动。

接下来的一年里,美国肯定会加速拉帮结派,想把替代链条建起来。
而中国要做的,就是稳住现在的优势,同时强化对稀土的战略管控。
比如把出口审批流程做得更规范,防止资源滥用;再比如加大技术研发,把稀土的附加值提上去,从“卖资源”变成“卖技术”。
过去几年,中方在面对美国“翻脸”时确实吃过亏,但这次不一样,稀土这张牌中国握得稳、打得明白。

美国想靠协议套话换资源,让中国再交一次学费,怕是打错了算盘。
最后想说的是,全球战略资源的博弈,拼的从来不是谁的嗓门大,而是谁的实力硬、谁的策略稳。
中国手里有稀土这张好牌,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怎么用好这张牌——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任人拿捏。

未来中美在稀土领域的博弈还会持续,但只要中国守住底线、稳住节奏,就不怕美国的各种小动作。
毕竟,真正的合作是平等互利,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威胁和算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合早报 - 享誉新加坡与国际的权威中文新闻媒体  

GMT+8, 2025-11-17 11:15 , Processed in 0.6341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